×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中国酿造》官方网站,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杂志首页
期刊介绍
杂志简介
历届主编
期刊收录情况
开放获取政策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稿件处理流程
版权协议
学术不端处理
出版伦理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学术论坛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2年, 第4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25
全选
|
专题论述
Select
枣酒和其他果酒澄清净化及陈化技术研究进展
时文青,张仁堂,刘光东,刘静,吕宏光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6.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澄清净化处理可以保证果酒的品质并保持最佳感官品评效果和稳定性。陈化技术能够加速果酒的陈酿时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文主要概述了枣酒及其他果酒的澄清净化的方法及陈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黑化红枣酒的研究现状、澄清净化及人工催陈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枣酒及其他果酒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Select
基因组改组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
韩笑,杜春梅,李玉婷,董锡文
中国酿造. 2022, 41(11): 7-13.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因组改组技术是传统微生物菌株改良方法的一种替代方法,该项技术通过基因组水平的递归重组,高效实现整个生物体的定向进化,突破了传统微生物菌株改良方法的局限性。利用基因组改组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性状优良的正向突变株,具有提高改良菌株产量、增强菌株对环境的耐受性、提高底物利用率等优点,被称为代谢工程和菌株选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文总结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流程,重点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并且对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Select
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在生物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张娟,綦艳,严家俊,杨纯佳,佘之蕴,周臣清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4-1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重组酶介导扩增(RAA)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极具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RAA技术利用重组酶、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和单链结合蛋白替代了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热循环解链过程,可在常温下完成扩增过程,同时兼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耗时短等特点。该文在简述RAA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其在寄生虫、病毒、细菌、动物源性成分、植物病原等生物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予以展望,以期为拓展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Select
模式物种斑马鱼在我国传统饮用酒类功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杨波,王司航,张鑫,蔚慧欣,刘娜,张左兵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0-23.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传统酒类历史悠久,但功效成分的研究工作还很不足。啮齿类动物是以往开展酒类功效研究的主要模型动物,但存在着明显缺陷。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模型动物被开发应用于此类研究,以弥补啮齿类动物模型的不足,其中非常适用的当属模式物种斑马鱼。该文介绍了斑马鱼具有保守的酒精代谢通路、非常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和分子机制解析的特性,总结了其在酒精对肝脏和神经系统影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斑马鱼在我国传统酒类功效成分的研究上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报告
Select
不同等级高温大曲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物的特征分析
丁芳,张原頔,蒋英丽,陈波,陈小雪,韩北忠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4-30.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HTS)、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氢谱核磁共振(1H NMR)比较了不同等级高温大曲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物的差异。HTS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高温大曲基于属水平的优势菌群有一定差异,一级大曲中优势菌属为慢生芽孢杆菌属(Lenti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等,优级大曲中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和踝节菌属(Rasamsonia)等,特级大曲中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克罗彭斯特菌属和曲霉属等。GC-IMS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高温大曲挥发性代谢物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醇类、醛酮类和酯类等物质。1H NM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高温大曲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等物质,且特级大曲非挥发性代谢物的种类更为丰富、含量更高。
Select
河南不同地区浓香型白酒大曲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王清龙,李海登,刘延波,李金红,刘洪亮,王永华,韩素娜,潘春梅,
中国酿造. 2022, 41(11): 31-38.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河南四个不同地区(南部(YA)、东部(YB)、西部(YC)和中部(YD))浓香型白酒大曲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不同大曲在糖化力、酸度和酯化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YA、YC和YD大曲中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47.59%、59.18%和52.59%),YB大曲中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40.34%);YA和YC大曲的绝对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YB和YD大曲优势细菌属分别为青枯菌属(Ralston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真菌门水平上,4种大曲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绝对优势;真菌属水平上,YB、YC和YD大曲中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omycetes)占绝对优势,而YA大曲中unclassified-o-Eurotiales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表明,淀粉含量、酯化力和水分对细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P<0.05),酸度、酯化力、水分对真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P<0.05)。
Select
基于仿生学技术对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品质差异的研究
黎婷玉,李文鹏,田龙新,刘忠军,郭壮,侯强川
中国酿造. 2022, 41(11): 39-44.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利用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等设备对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的香气、滋味和色泽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香气指标,不同白酒滋味指标间的差异更大,其中涩味、鲜味、咸味和苦味是差异最大的几种滋味。白酒香气的检测结果显示,老白干香型、特香型、浓香型白酒相较其他香型白酒而言,芳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凤香型酒香气物质成分与其他11种香型白酒的差异最大。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白酒香气、滋味和色泽差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这对于后续通过仿生学技术区分不同香型的白酒和确定部分白酒的特征香气成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Select
低醇老鹰茶糯米酒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唐佳代,田婷婷,王芙蓉,孟卓妮,赵益梅,冉光耀
中国酿造. 2022, 41(11): 45-48.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糯米和老鹰茶为原料制备低醇老鹰茶糯米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醇老鹰茶糯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糯米与老鹰茶浸提液料液比1.0∶0.6(g∶mL)、加曲量0.40%。在此优化条件下,低醇老鹰茶糯米酒的酒精度为2.21%vol,感官评分为88分,茶多酚含量为0.56 mg/mL。
Select
不同北方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微生物组成及理化差异分析
任宇婷,乔美灵,乌力吉德布兴,杨玉珍,任国军,孙子羽,陈忠军,满都拉
中国酿造. 2022, 41(11): 49-55.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3种北方浓香型白酒中高温大曲(Q1、Q2和Q3)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采用PICRUSt软件进行基因功能预测。结果表明,3种大曲的糖化酶活力及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优势细菌属的种类及丰度存在差异,其中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相对丰度在样品Q1中较高,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魏斯氏菌属(Weisslla)和粘液乳杆菌属(Limosi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样品Q2中较高,果实乳杆菌属(Fructilactobacillus)和广布乳杆菌属(Lati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样品Q3中较高;优势真菌属差异较小,且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的相对丰度均较高。果实乳杆菌属(Fructilactobacillus)为样品Q3与样品Q1和Q2的主要差异微生物,且其与糖化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3种大曲中微生物菌群的代谢相关功能簇丰度较高,且样品Q1细菌菌群的最高(P<0.05)。
Select
清徐低温大曲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功能性关联分析
王强,蔡文超,刘忠军,单春会,郭壮,郝光飞
中国酿造. 2022, 41(11): 56-60.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清徐低温大曲真菌菌群的多样性与功能,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解析,使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智能传感技术对香气和滋味进行分析,并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清徐低温大曲平均相对含量>1.00%的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平均相对含量为(99.99±0.02)%。平均相对含量>1.00%的真菌属为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红曲菌属(Monasc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80.71±8.83)%、(8.96±5.03)%、(6.10±4.56)%和(1.54±1.18)%。通过肠型分析将清徐低温大曲分为两组,并结合大曲的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与香气、滋味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清徐低温大曲中复膜孢酵母属相对含量的差异是造成清徐大曲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
Select
抗副溶血弧菌海洋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抑菌谱研究
徐麓凯,刘一平,韩袁彤,黄杨竹,石悦炜,金黎明
中国酿造. 2022, 41(11): 61-65.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琼脂扩散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研究其抑菌谱。结果表明,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共分离纯化出115株微生物,经过初筛,得到10株有抑制效果的拮抗菌,经过复筛得到1株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菌株,编号为NO.5.10.1-1,抑菌圈直径为(18.50±0.28) mm,该菌被鉴定为中村芽孢杆菌(Bacillus nakamurai)。除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外,该菌对7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Select
克雷伯氏菌乙醛脱氢酶基因过表达及产乙醇发酵工艺优化
查凡,周柱,张琴,陈振,陈翔宇,胡永安
中国酿造. 2022, 41(11): 66-72.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高效产乙醇的基因重组菌,该研究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WL1316中克隆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进行同源过表达,考察其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能力,并以乙醇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稻草水解液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同源过表达aldh基因的重组菌株aldh-pET-28a-Klebsiella sp. WL1316,其保持了野生菌株Klebsiella sp. WL1316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特性,且发酵稻草水解液产乙醇的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0 h,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1.5 mmol/L,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3,初始还原糖含量59 g/L。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重组菌株的乙醇含量为(5.39±0.51)g/L,是野生菌株[(3.67±0.32)g/L]的1.47倍,表明aldh基因的过表达促进了乙醇产量的提高。
Select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SO2与O2消耗动力学研究
彭昕,李函伦,李泽涵,杨凡,艾赛提·阿合旦,杨兴元
中国酿造. 2022, 41(11): 73-77.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试验以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新葡王酒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材料,研究在饱和氧消耗循环过程中,SO2含量、O2含量、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变化,建立了葡萄酒中氧消耗动力学偏最小二乘(PLS)法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描述葡萄酒中O2变化规律,相关系数>0.92,说明能用来描述葡萄酒中O2的消耗过程。这些模型主要解释了在葡萄酒氧化过程中葡萄酒成分的变化关系,消耗的总O2以及非SO2消耗的O2模型表明,O2主要投入氧化SO2和生产乙醛和乙酸。除了氧化乙醇之外,还可以降解黄酮醇和产生羟基肉桂酸。初始耗氧率(OCR)与总乙醛含量、没食子酸初始含量以及单宁中儿茶素的含量呈负相关。
Select
陈酿方式对赤水晒醋醋醅的影响研究
袁治浩,卢红梅,李荣源,陈莉,徐融融
中国酿造. 2022, 41(11): 78-83.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曝晒陈酿、常温陈酿、控温陈酿3种醋醅陈酿方式对赤水晒醋理化特征及功能性的影响,该研究对陈酿后醋醅中的总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总酚、总黄酮含量、美拉德反应初级和中级阶段反应程度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 ℃控温陈酿优于25 ℃控温陈酿和其他两种陈酿方式,且3种醋醅陈酿方式对赤水晒醋陈酿阶段品质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陈酿周期结束后,37 ℃控温陈酿醋醅的总酸含量为3.31 g/100 mL,还原糖含量为0.68 g/100 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6 g/100 m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12.21 g/100 mL,总酚含量为0.34 g/100 mL,总黄酮含量为0.33 g/100 mL。此外,美拉德反应程度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最强,且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上升趋势。该研究为赤水晒醋的品质改良提供了依据。
Select
桑葚酵素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王帅,宋奇,范影,冯超
中国酿造. 2022, 41(11): 84-88.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桑葚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备桑葚酵素,探究其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总糖、总酚含量等理化指标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葚酵素发酵过程中,pH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总酸则与pH相反,至发酵结束时,pH在3.65左右趋于稳定,总酸含量稳定在6.65 mg/mL。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现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桑葚酵素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SOD活性)的提高与总酸、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表明微生物发酵过程有生物活性成分产生,提高了桑葚酵素的抗氧化能力。
Select
不同发酵剂对浅渍发酵豇豆风味成分和滋味的影响
王英,张会,刘小莉,施亚萍,夏秀东,周剑忠
中国酿造. 2022, 41(11): 89-95.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子舌技术分析接种不同发酵剂浅渍发酵豇豆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滋味特征,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D-7和植物乳杆菌 FM-LP-9单独发酵豇豆中都检测出47种风味物质,菌株SD-7与FM-LP-9混菌(1∶1)发酵和自然发酵豇豆中分别检测出59种和44种风味物质,表明混菌发酵有利于增加发酵产品风味种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酸类、酯类等8类风味成分对豇豆风味品质的影响分为4种,且在该主成分评价模型下可区分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发酵豇豆的酸味、苦味和涩味影响值高于接种发酵。综上,混合接种发酵可提高豇豆发酵产品的风味组分和改善产品的滋味。
Select
不同香型白酒对白腐乳品质的影响
张任虎,陈志伟,吴茜,孙文佳,王宪斌,周崇禅
中国酿造. 2022, 41(11): 96-101.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6种香型白酒对酿造腐乳品质的影响,对腐乳样品的理化、质构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评价其气味和滋味特征异同。结果表明,6种腐乳样品的理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凤香型白酒腐乳样品氨基酸态氮、水溶性蛋白及水分含量最高,分别为0.56 g/100 g、5.84 g/100 g、67.64%;白酒香型对腐乳的硬度、易碎性、弹性等质构指标影响较小;短链烷烃类物质、硫化物、含氮类物质是造成腐乳样品气味差异的主要物质;咸、鲜类物质是造成腐乳样品滋味差异的主要物质;米香型腐乳感官品评评分最高(27.2分)。综合分析,米香型、凤香型白酒在腐乳发酵过程中提高腐乳主香的丰满和回味程度等更具优势。
Select
肉用发酵菌株的筛选及其在低盐发酵香肠中的应用
杨贝,张香美,卢涵,文港,康晶,张秀华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02-107.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以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和抑菌活性筛选肉用发酵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其应用于低盐发酵香肠中,通过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分析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得到两株适用于肉类发酵、安全且具有蛋白酶及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BR-12和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e)H-1,其中菌株BR-12还具有脂肪酶活性,两菌株间无拮抗作用。菌株BR-12与H-1按2∶1和1∶5的比例接种制备的低盐发酵香肠pH下降迅速,肠杆菌数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较低,感官评分较高,硬度适中,弹性好,呈特有的玫瑰红色,且两菌株接种比例为2:1时,品质更好,说明菌株BR-12和H-1复配发酵有利于提高产品安全性,改善低盐发酵香肠滋气味,可用于低盐香肠发酵。
Select
抗铜绿假单胞菌南极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谱研究
宋红丽,杨佳夷,郑立,黄杨竹,石悦炜,徐麓凯,金黎明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08-112.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南极团结湖沉积物中分离、纯化南极微生物,采用双层平板法和琼脂扩散法从中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拮抗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抑菌谱。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出64株南极微生物,8株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NO.TJ31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2.3±0.7) mm,经鉴定,其为弗氏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frigidaeris),菌株NO.TJ3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副溶血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Select
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菜用枸杞浆水发酵中的应用
赵海霞,吴丹,王晓蕾,王艺璋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13-11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从甘肃天水、定西等地农家自制浆水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后,应用盐酸萘乙二铵法测定菌株体外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筛选能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并将其应用于菜用枸杞浆水的发酵,通过感官指标、总酸、pH、有效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综合评价菜用枸杞浆水的品质。结果表明,分离得到35株乳酸菌,经鉴定,29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通过复筛获得亚硝酸盐降解率>90%的5株乳酸菌进行菜用枸杞浆水发酵,菌株天水A14发酵的菜用枸杞浆水感官评分最高,为91.67分,亚硝酸盐含量为1.74 mg/kg,总酸含量为0.28%,pH值为3.69,菜用枸杞浆水中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分别较鲜样增加1.2 mg/g、0.13 mg/g,说明菌株天水A14既能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又适用菜用枸杞浆水发酵,可作为生产低亚硝酸盐浆水的候选菌株。
Select
高酸价肉油在传统泡酒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及风味成分变化
梁诗雅,张凤娇,何松贵,关菁怡,黎伟刚,吴振强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20-126.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形成新的陈肉酝浸工艺,该研究以普通肉油为对照,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处理肉油制备高酸价肉油,考察传统泡酒过程中高酸价肉油脂质氧化与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处理肉油16 h后制备得到高酸价肉油,其酸价为(26.32±2.01) mg/g;高酸价肉油在传统条件下泡酒60 d后,其酸价、茴香胺值、过氧化值分别是对照组的58.11倍和5.65倍、4.65倍;其各类脂肪酸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其中C16:0、C18:1和C18:0含量最丰富,分别占总含量的38.07%、28.54%和17.45%;其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0.74%和25.74%,其中酯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增加最明显,分别是对照组的5.99倍和4.29倍。说明固定化脂肪酶促进了泡酒肉油的脂质氧化和风味物质生成,为传统工艺的替代提供潜在途径。
Select
利用根霉发酵发芽黑豆前后营养、活性和风味成分的变化
何晓桐,吴姗姗,成钰莹,黄达荣,杜冰,黎攀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27-134.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南、云南、黑龙江、内蒙古和福建5个不同产地的黑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溶栓酶活性、大豆异黄酮含量等指标,并对电子鼻分析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比较不同产地的发芽黑豆利用中国根霉12#发酵前后的营养、活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云南产地的发芽黑豆发酵处理后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氨基酸态氮含量均高于其他产地,分别高达(6.68±0.07) mg/g、(4.57±0.04) mg/g、(0.91±0.05) g/100 g;黑龙江产地发芽黑豆发酵处理后,其溶栓酶活性为(1 032.94±88.08) IU/g,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的溶栓酶活性(P<0.05),其挥发性成分种类增加最多,2,3,5-三甲基吡嗪、1-辛烯-3-醇、壬醛、3-羟基-2-丁酮等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分析响应值均为最高。根据营养成分分析,云南产地的黑豆质量较优,根据溶栓酶活性和风味分析,黑龙江产地的黑豆质量较好。
应用技术
Select
不同发酵工艺对香水梨酒品质指标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马烁,赵华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35-13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香水梨鲜汁、熟汁、清汁为原料酿造果酒,测定其理化指标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香气物质。结果表明,香水梨清汁发酵的果酒酒精度最高,为10.42%vol。不同酿造工艺的梨酒共检出31种香气成分,主要有酯类、醇类、酸类和醛类。鲜汁、熟汁发酵梨酒分别检出23种、17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含量最高,分别占51.33%、64.8%。清汁发酵梨酒中共检出21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含量最高,占75.3%。清汁、熟汁、鲜汁发酵梨酒感官评分分别为83.7分、75.1分、81.0分。清汁发酵香水梨酒在总酸含量、酒精度、褐变抑制率、感官评分等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较为丰富。因此,清汁发酵梨酒整体品质较佳。
Select
糯米的不同干燥方式对米酒酿造的影响
肖钧文,王家胜,殷想想,周海波,程应春,杨倩,方尚玲,陈茂彬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40-143.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实验探究了烘干、阴干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糯米的基本理化特性、糊化特性和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干糯米相比,烘干糯米含水量低1.1%、出饭率高5.9%、粗淀粉含量高1.55%、直链淀粉含量高0.14%。两种糯米淀粉糊化曲线显示,烘干糯米体系整体黏度低于阴干糯米,具有较高的衰减值和回生值,糊化温度略微下降。对比两种糯米31 ℃发酵48 h后酿造的米酒,烘干糯米米酒比阴干糯米米酒总糖含量高59.3%、总酸含量高16.5%,酒精度低2.1%vol。结果表明烘干糯米对比与阴干糯米具有更优良的发酵性能。
Select
干酪乳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在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王烁,季海蕊,曹慧莹,赵丹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44-14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丰富甘露聚糖酶在乳酸菌中的菌株来源,扩大甘露聚糖酶在食品级领域的应用。通过形态观察、API 50 CHL试剂条检测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产β-甘露聚糖酶的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出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3MP-5-3。采用响应面法获得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角豆胶5.7 g/L、酵母提取物5.2 g/L、葡萄糖8.0 g/L、蛋白胨10.0 g/L、牛肉膏10.0 g/L、柠檬酸铵3.0 g/L、1 mL吐温80和初始pH值6.1。优化后菌株产甘露聚糖酶酶活从(64.55±0.20) U/mL增加到(75.83±0.31) U/mL,是优化前的1.17倍。β-甘露聚糖酶能提高苹果、橙子、桃子、柿子和蓝靛果5种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其中酶处理组的柿子汁(44.53%)和苹果汁澄清度(73.60%)显著高于离心组(36.86%和64.41%)(P<0.05),分别提高了17.2%和14.3%。该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3MP-5-3粗甘露聚糖酶在果汁澄清具有经济、简便的应用潜力。
Select
三相萃取法提取啤酒废酵母β-葡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军,聂卉,李寒露,金梦佳,魏双羽,张凯,张云数,李乾伟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50-154.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β-葡聚糖是重要的食品功能因子,该试验以啤酒生产废弃酵母为原料,采用超声耦合酶法处理废酵母得到粗多糖,通过三相萃取法得到纯化成品。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三相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功能。结果表明,废酵母经预处理用超声耦合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在叔丁醇添加量为9.4 mL,(NH4)2SO4含量27.4%,萃取温度35.7 ℃条件下,β-葡聚糖萃取率为90.13%;在β-葡聚糖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0.5%和51.5%。
Select
红杆菌NBS58-1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及其保湿性研究
李春雨,杨棒棒,周佳,罗宇,屈建航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55-160.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红杆菌(Rufibacter hautae)NBS58-1液态发酵产胞外多糖(EPS)量,以胞外多糖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菌株NBS58-1发酵产胞外多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胞外多糖的保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NBS58-1最佳产糖条件为初始pH 7.5、温度23 ℃、蔗糖14.1 g/L、酵母浸粉1 g/L、可溶性淀粉0.5 g/L、K2HPO4·3H2O 0.3 g/L、MgSO4·7H2O 0.05 g/L及丙酮酸钠0.3 g/L,在此条件下EPS产量为138.85 mg/L,是优化前的3.08倍。保湿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0%条件下,48 h内该胞外多糖的保湿率优于透明质酸与壳聚糖;在相对湿度43%和81%条件下,吸湿能力稍低于透明质酸,但高于壳聚糖。
Select
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配方
李会,杨永迪,杜顺南,付国伟,宋泽飞,宋小娟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61-168.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以发酵刺梨汁、发酵火棘果汁和银耳为主要原料制作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以感官评分和持水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发酵刺梨汁添加量9%,发酵火棘果汁添加量15%,银耳添加量14%,甜菊苷添加量0.02%,氯化钾添加量0.4%,复合胶(魔芋胶∶卡拉胶=6∶4)添加量1.0%。在此配方下,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软硬适中,质地均匀有弹性,酸甜可口,具有独特发酵果香风味,感官评分为94.04分,持水力为95.04%,模糊综合评判值为0.95,维生素C、总糖、总酸、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为22.93 μg/mL、10.55 mg/mL、3.23 g/L、15.20 mg 芦丁当量(RE)/mL、38.24 μg 没食子酸当量(GAE)/mL。
Select
拐枣山楂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王娟,魏贞,石明生,王彦平,汤高奇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69-173.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拐枣和山楂为原料制作果酒,以总糖、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原料配比、初始糖度、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拐枣山楂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果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拐枣山楂果酒的最佳条件为拐枣浆与山楂浆质量比1∶2,初始糖度21 °Bx,酵母添加量0.3 g/L,22 ℃发酵8 d。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果酒具有拐枣和山楂复合香味,感官评分达到93.1分,酒精度为8.4%vol,总黄酮含量为145.03 mg/L。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36 mL/mL和1.89 mL/mL,清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露酒。
Select
响应面法优化芝麻香型白酒酒醅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
赵巧珍,孟武,刘玉涛,张梦梦,缪坤辰,王文洁,胥鑫钰,李小杰,崔新莹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74-17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芝麻香型白酒酒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提法提取其游离阿魏酸。以游离阿魏酸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酒醅中游离阿魏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和Box- Benhnken试验设计,筛选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建立各显著性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从酒醅中提取游离阿魏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7.5 min、提取温度63 ℃。在此优化条件下,游离阿魏酸提取量为(91.50±2.99) μg/g,较优化前提高了13%。
Select
灵芝菌液体发酵玉竹产水溶性多糖的工艺优化和抗氧化性研究
罗灿,刘玉洁,陈劭舒,夏凤腾,李怡成,王征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80-186.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灵芝菌发酵玉竹产水溶性多糖工艺及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该研究利用灵芝菌液体发酵玉竹,以多糖提高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发酵前后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竹添加量6%、豆粕添加量为2%、KH2PO4添加量0.15%、MgSO4·7H2O添加量0.15%、接种量8.7%、发酵时间4 d及发酵温度30 ℃。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多糖含量达到5.91 mg/mL,较未发酵的培养基(3.41 mg/mL)提高了73.48%。抗氧化试验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发酵后多糖(PAF)对比发酵前多糖(PBF)的ABTS+·、DPPH·、OH·清除率均有所提高。其中,PAF对DPPH和OH·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77 mg/mL、0.54 mg/mL,PBF对DPPH·和OH·的IC50值分别为7.94 mg/mL、1.57 mg/mL。结果表明,PAF具有更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Select
发酵乳杆菌CECT 5716产胞外多糖培养基成分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方伟,李佳佳,耿伟涛,贾龙刚,陈铁涛,王艳萍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87-192.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CECT 5716产胞外多糖(EPS)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通过评价胞外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和Fe3+总还原力考察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CECT 5716产胞外多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麦芽糖2.0%、蔗糖1.0%、酵母膏2.5%、L-半胱氨酸盐酸盐0.2%、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2%、硫酸锰0.005%、柠檬酸氢二胺0.2%、吐温80 0.1%。在此条件下,EPS产量为(1 575±22.91)mg/L,是优化前的6.38倍。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当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4.17±1.3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5.37±1.24)%,总抗氧化能力为0.31±0.01、Fe3+总还原力为0.55±0.01。
Select
洛党参萃取物-葡萄复合发酵酒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研究
王先桂,姚玉霖,许华杰,郑艳,岳倩倩,余朝静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93-198.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以葡萄和洛党参萃取物为原料制备洛党参萃取物-葡萄复合发酵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5 °Bx,酵母添加量30 mg/100 mL,洛党参萃取物添加量5 mg/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洛党参萃取物-葡萄复合发酵酒感官评分为96.1分,酒精度为12.8%vol,党参炔苷、甲醇、总糖、还原糖、总酸含量分别为1.24 mg/L、9.08 mg/L、31.83 g/L、25.78 g/L、5.26 g/L,洛党参萃取物-葡萄复合发酵酒理化及卫生指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气质联用(GC-MS)技术共鉴定出复合发酵酒中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8种,酯类4种,醛类2种,酸类1种,酮类1种。
Select
产褐藻胶裂解酶弧菌HB161653的产酶条件优化
葛东振,鲍时翔,高荣,武慧宇,朱军,黄惠琴
中国酿造. 2022, 41(11): 199-203.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弧菌HB161653产褐藻胶裂解酶活性,该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弧菌HB161653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海藻酸钠5 g/L,蛋白胨7.5 g/L,NaCl 25 g/L,K2HPO4 0.2 g/L,MgSO4 0.1 g/L;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7.0,接种量1.5%,发酵温度28 ℃,发酵周期12 h。在此优化产酶条件下,褐藻胶裂解酶活力可达42.1 U/mL,较优化前(26.0 U/mL)提高了62%。该研究可为弧菌HB161653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规模化生产和褐藻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响应面法优化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发酵工艺
顾晓慧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04-20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荣成青皮无花果为原料,添加牡蛎多糖,制备低醇无花果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探究发酵时间、初始糖度、酵母菌接种量、牡蛎多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其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优化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7 d,初始糖度17 °Bx,pH 3.50,酵母菌接种量0.05%,牡蛎多糖添加量0.3%。在此优化条件下,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酒精度为7.17%vol,牛磺酸含量为482 mg/L,Zn含量为13.3 mg/L,感官评分为94.2分。
Select
酱香型白酒封窖工艺研究
冯海燕,卢君,王凡,陈竹君,陈文思,陈婷,李长文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10-216.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传统封窖工艺为对照组,竹席隔离封窖工艺为实验组,通过感官品评、气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生产的窖面基酒产量及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窖面三、四轮次基酒比对照组产量分别提升66.38 kg/窖、19.39 kg/窖,合格率分别提升43.41%、14.2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窖面三轮次基酒总酯提升22.76%,丁酸乙酯提升16.56%,四轮次基酒总酯提升11.57%,乳酸乙酯提升22.56%。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三轮次醇甜基酒总酯提升44.20%,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提升12.42%、105.37%、48.72%;四轮次醇甜基酒总酯提升16.84%,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提升17.45%、23.92%。对基酒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以明确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三、四轮次窖面基酒及醇甜基酒。
分析检测
Select
UPLC-Q-TOF/MS法测定桂皮中香豆素含量
高心雨,叶玲,曾广丰,李婷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17-222.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基质干扰,样品经粉碎过筛后,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桂皮前处理条件,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测定香豆素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桂皮中香豆素的最优超声提取条件为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甲醇用量25 mL,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50 ℃,重复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结合UPLC-Q- TOF/MS测定香豆素,内标法定量,使用香豆素-d4为内标物进行基质效应的校正,香豆素质量浓度在0.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3,平均回收率为89.9%~99.9%,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8%~3.22%,方法检出限(LOD)为0.3 mg/kg,定量限(LOQ)为1.0 mg/kg,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回收率及精密度较好,可应用于桂皮中香豆素含量的测定。
Select
离子色谱-电导法检测格瓦斯中痕量溴酸盐
邹沫君,吴丽,王正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23-227.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建立了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格瓦斯中痕量溴酸盐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石油醚洗去油脂,用超纯水振摇提取,依次过0.22 μm微孔滤膜、Dionex OnGuard II RP小柱及Dionex OnGuard II Ag/H小柱处理后进样检测,选用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分离柱,8~45 mmol/L KOH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溴酸盐在1.0~10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保留时间RSD为0.21%、峰面积RSD为0.44%;方法检出限(LOD)为0.048 μg/g,定量限(LOQ)为0.16 μg/g;在2.5 μg/L、5.0 μg/L、25.0 μg/L三个质量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08%~98.05%。该方法精密度、准确性和稳定性良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格瓦斯中痕量溴酸盐检测。
Select
UPLC-MS/MS测定啤酒中茚嗪氟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吴敏莲,黄伟乾,吴俊发,吴国辉,叶玲,黄曼谷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28-232.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该实验建立了基于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啤酒中的茚嗪氟草胺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进行盐析分层,离心后乙腈层用C18固相萃取剂净化后,于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下采集碎片信息。结果表明,茚嗪氟草胺及其3种代谢物的基质曲线在1.0~50.0 μg/L的质量浓度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4%~98.1%,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9%~4.55%。方法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2.0 μg/kg和5.0 μg/kg。该方法快速高效,回收率、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测定啤酒中茚嗪氟草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Select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
刘宗乐,高林森,张东东,韩俊华,赵娟娟,高文惠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33-238.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衍生试剂浓度、衍生时间、衍生温度、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与柱温条件的选择,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灵敏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衍生时间5 min,衍生温度为室温,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28 n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结晶乙酸钠溶液(21∶79,V/V),柱温30 ℃,流速0.8 mL/min。结果表明,在γ-氨基丁酸含量0.05 μg/mL~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87%~105.5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3.74%(n=5),检出限为0.02 μg/mL。采用该方法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其含量范围在0.157~0.369 mg/mL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Select
蔬菜水果中腐霉利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
泮秋立,刘建华,张鸿雁,王骏,胡明燕,梁秀清,胡梅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39-244.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选购市场上常见的腐霉利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优化主流腐霉利快检产品的前处理步骤,确定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考察每种胶体金快检产品在果蔬基质样品检测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交叉反应,建立一种蔬菜水果中腐霉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为Tris-盐酸-10%甲醇缓冲液,提取液pH值为9.0,提取液采用过滤的处理方式,该方法检出限为0.2 mg/kg,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与10种农药无交叉反应,该方法与参比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无显著性差异,真实阳性样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蔬菜水果中腐霉利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
Select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沙拉酱中3种防腐剂
刘志鹏,黄敏兴,林继钦,杨李胜,王小鹏,高裕锋,陈其钊
中国酿造. 2022, 41(11): 245-249.
https://doi.org/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1.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法同时测定沙拉酱中的3种防腐剂(山梨酸、脱氢乙酸、苯甲酸)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条件的提取方式、涡旋时间、萃取溶剂进行优化,通过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GC-MS/MS)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防腐剂在0.001~0.100 mg/L质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9,回收率为88.6%~104.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5.3%,方法检出限为0.002~0.010 mg/kg,定量限为0.006~0.03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沙拉酱中多种防腐剂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