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3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5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胡庆兰;阙婷婷;任西营;余海霞;杨水兵;胡亚芹
    . 2013, 32(8):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玻璃化转变是指无定形聚合物因受热从玻璃态到橡胶态(高弹态)或因冷却从橡胶态到玻璃态的转变.玻璃化转变是影响食品性质、加工特性和货架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玻璃化转变相关的基本理论,阐述了玻璃化转变在微生物和酿造发酵食品、果蔬、淀粉类食品、水产品、乳制品、冷冻禽畜肉类及糖果类食品贮藏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玻璃化转变在食品贮藏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贾艳萍;马姣;贾心倩
    . 2013, 32(8):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啤酒废水的水质特点,从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组合处理工艺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各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展望了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指出优化组合工艺是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的必然趋势,为水处理产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 研究报告
  • 朱海霞;王金菊;李超;王艳萍
    . 2013, 32(8):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辣椒泡菜在不同的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及食盐添加量的条件下对辣椒泡菜发酵时总酸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辣椒泡菜最优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为3% (w/v),接种量为8% (v/v),食盐添加量为4% (w/v),在20℃~25℃发酵7d~15d.通过质构及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用此方法发酵的辣椒,质地优良、产酸率高.此外,辣椒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本发酵工艺具有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 孙明哲;郑宏臣;孙君社;裴海生;刘逸寒;张璟;韩杨;路福平
    . 2013, 32(8):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牛粪堆肥中分离、筛选到1株产耐高温木聚糖酶的细菌NF1,经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NF1为类芽孢杆菌,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 NF1.采用响应面法对该菌种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量的3个主要因素,即牛肉膏浓度、NaCl浓度和初始pH值.在此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菌株NF1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为玉米芯20g/L、牛肉膏28.2g/L、K2HPO45g/L、MgSO4 0.5g/L、NaC1 7.1 g/L、初始pH值为6.9;装液量40mL、转速160r/min、接种量2%、温度28℃.经过验证试验,优化后粗酶液酶活达到160.6IU/mL,与响应面预测结果一致,较优化前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了51.4倍.
  • 王金菊;黄剑;李超;王艳萍
    . 2013, 32(8):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跑笼实验对灰树花发酵液进行了抗疲劳功能研究.游泳实验表明,当以固形物含量为8% (w/v)的发酵液灌喂小鼠25d后,小鼠表现出显著抗疲劳效果:其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BUN)和乳酸脱氢酶(LHD)三项指标都要优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且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跑笼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跑笼时间最长,且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与阳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实验组小鼠的跑笼平均速度最快,但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动物实验验证了对小鼠灌喂灰树花发酵液25d后,发挥出明显的抗疲劳功能,其效果与同类产品相似.
  • 王大芸;曾伟;郑双凤;贺杨扬;陈桂光;梁智群
    . 2013, 32(8):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Bacillus subtilis GXA-28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微波、氯化锂3种单一诱变及紫外-氯化锂,微波-氯化锂两种复合诱变方式进行诱变育种.经过5轮诱变,13次初筛,8次复筛,总共初筛选3554株,复筛选236株突变菌株.获得1株底物(谷氨酸钠)耐受性为出发菌株的2倍;γ-聚谷氨酸产量达24.00g/L左右(比出发菌株高出约33%)的菌株,命名为U-59.经过6代遗传稳定性试验,该菌株性状稳定.
  • 梅光明;郭远明;饶胜其;张小军;李佩佩;严忠雍;龙举
    . 2013, 32(8):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5’-AMP脱氨酶能够不可逆的将腺苷酸转变为肌苷酸,在医疗保健、调味品等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该研究通过豆腐的自然发酵制备腐乳半成品,并分别以PDA、YPD和MRS培养基进行腐乳中微生物纯化,获得单一菌株36株.通过进一步的摇瓶发酵培养,检测到具有5’-AMP脱氨酶活性的为18株.选取活性最高(编号为DFP-102)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毛霉菌属.通过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确定该菌株产酶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6.0,培养温度24℃,接种量为5%,发酵48h.在最佳产酶条件下,5’-AMP脱氨酶活性可达472.3U/mL.
  • 赵景龙;张红霞;张秀红
    . 2013, 32(8):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分析了酒醅不同初始pH值对发酵过程中pH值、酵母菌、好氧细菌及产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分别为4.0、5.0和6.0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0~4d的发酵初期pH值快速下降至4.0左右,直到发酵结束,大体保持在3.8~40的范围内,与对照相差不大.pH值为4.0的酒醅能明显促进酵母菌的生长,使酵母菌在发酵初期(乙酸处理酒醅4d,乳酸处理酒醅7d)明显大于其他初始pH值的酒醅.pH值的降低明显抑制了好氧细菌的生长繁殖,乙酸处理的酒醅中好氧细菌在4d~10d中表现出明显下降,15d时与对照样相似;乳酸处理的酒醅则抑菌效果略差.虽然初始pH值为4.0的酒醅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却不利于酒精的形成与积累,而初始pH值为5.0的酒醅既有利于酵母菌生长又利于酒精的产生,是对发酵过程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
  • 许青莲;邢亚阁;车振明;李可;张丽珠;罗建峰;卢靖
    . 2013, 32(8):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四川藏区高原威代尔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分离纯化出了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菌株,采用18S rDNA D1/D2序列进行了基因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酵母菌分别在28℃、pH=4.0或6.0条件下,生长情况较好,具有一定的抗低温性能.随着乙醇、二氧化硫和蔗糖含量的增加,该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受到一定的抑制,该酵母菌对乙醇、二氧化硫和糖均有一定的耐受性.
  • 程仕伟;李林林;缪静;姜文广;沈志毅;李记明
    . 2013, 32(8):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烟台白玉霓葡萄种植园分离筛选的3株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在发酵力、产酒精能力、残糖量、产酸量以及耐酒精度、耐SO2、耐酸能力等方面与商品化活性干酵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土酵母ZYYT-2具有较好发酵能力,产酒精能力强,产酸量适中,并且能耐受16%vol的酒精度、150mg/L的SO2和2.5%的酸,在葡萄酒酿造条件下发酵良好.
  • 梁晨;张倩雯;盛启明;潘枭;游义琳;战吉宬
    . 2013, 32(8):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对6个不同品种的蓝莓酒的总酚、总类黄酮、原花青素、总花色苷和总抗氧化能力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总酚、总类黄酮、原花青素、总花色苷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存在显著差异(p<0.05);蓝莓酒总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类黄酮、原花青素和总花色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性(p<0.01),其中与原花青素的相关性最强,达到0.898.
  • 周文美;程兰香;彭海文;陈庆福
    . 2013, 32(8):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甜荞麦和苦荞麦作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酿造出荞麦饮料酒.以苦荞王白酒、酱香型白酒和蔗糖作为调味物质,对酿造出的荞麦饮料酒进行调味,确定勾兑调味方案为饮料酒中加入苦荞王白酒30mL/L、酱香型白酒30mL/L、蔗糖60g/L,得到口味、色彩俱佳的养麦饮料成品酒.
  • 李锋;温顺华;黄庶冰;刘晖;黄庶识
    . 2013, 32(8):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带中含有的不同糖类为碳源,利用棕榈发酵细菌进行乙醇发酵研究,结果显示,Z.palmae可以直接利用甘露醇、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昆布淀粉为碳源发酵产乙醇,最大乙醇产量分别为6.92g/L、5.86 g/L、4.72g/L、5.34g/L、6.16g/L,相应乙醇转化率分别为0.346g、0.293g、0.236g、0.267g、0.308g乙醇/g底物;但是,Z palmae不能在以褐藻酸、褐藻糖胶、甘露糖、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肌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 康丽茹;钟春燕;王锡彬;向东;王志国
    . 2013, 32(8):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糖及乙醇对种子液活力的影响,制备含不同糖源无乙醇和添加乙醇的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至生产培养基中,通过测定纤维素产量来评价其活力;同时将这种影响分为静置和振荡培养2种模式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种子液代数增加,无论是静置方式还是振摇方式,种子液活力随转接次数增加而下降,但这种下降的趋势因糖的种类不同而异,以2%葡萄糖为糖源时,下降趋势更缓,如果添加1%vol的乙醇,因为乙醇有增菌作用,下降趋势得到缓解.静置方式与振摇方式相比,更能保持菌种的活力.
  • 冉琴琴;张效宁;张文坤;张学俊
    . 2013, 32(8):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角质酶(EC3.1.1.74)是水解酶,可以降解角质产生脂肪酸,属于α/β水解酶,也可以水解甘油三酯等化合物.角质酶的应用十分广泛,但菌株对角质酶的表达量非常有限,因此提高角质酶表达量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角质酶是一种诱导酶,角质的存在能激活产该酶病菌的角质酶基因,诱导其高效转录表达.本实验经过角质诱导及诱导强度的变化,真菌的角质酶基因转录量大大增加,而未经过角质诱导的真菌角质酶基因转录量非常少.本研究中诱导棉花枯萎病菌的产酶量最高可以达到29.46U/mL,比未诱导的提高至4倍.
  • 叶世超;薛婷;何文锦;叶冰莹;许旭萍;包伟霞;陈由强
    . 2013, 32(8):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8°Bx,固定化酵母接种量15mL,发酵温度36℃.在此条件下发酵52h发酵醪酒精度达到12.8%vol,糖的利用率90.27%,发酵效率达到86.7%.
  • 罗跃中;李忠英;李继睿;吴永尧
    . 2013, 32(8):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来源不同的基质中采用耐热、耐酒精处理方法,结合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筛选得到1株酒精发酵的高产酵母菌株TJ-18.对该菌株进行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得到1株稳定高产突变株UV-N-5,其产酒精度达8.25%vol,比出发菌株提高39.83%;同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可在pH值为3.0~9.0的范围内正常生长,在糖浓度达到40%时,温度40℃时仍保持出很好的耐受性.且在12%vol和8%vol的酒精浓度时,UV-N-5的死亡率分别是34%和11%,对酒精耐受性突出.这些特点都符合现代酒精发酵酵母的要求.
  • 叶冰莹;薛婷;陈玲;张积森;陈由强
    . 2013, 32(8): 7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光合参数和荧光定量PCR的测定来分析甘蔗不同组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对九月龄甘蔗光合作用影响不大,对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化,糖代谢的信号调控的影响微弱;通过分析STK基因家族在甘蔗各组织中的组织表达差异时发现,多数基因是在鞘和嫩叶、嫩茎中表达量较高,且STK2、STK7在茎中表达量高,STK3在老叶中表达量高,STK5的嫩叶表达量高.
  • 蒋春兰;庄洋;朱定国;程超;李伟
    . 2013, 32(8):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火棘果为原料,选用安琪酵母进行发酵,监测发酵过程中发酵醪中黄酮、pH值、酒精度、多酚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发酵过程中不同化学成分变化趋势不同,多糖含量逐渐下降,酒精体积分数逐渐增加,pH值变化不明显;蛋白质含量随发酵时间和发酵液pH值变化而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上升,黄酮和多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此外火棘果酒发酵液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和TEAC值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增加.
  • 邓鹏飞;周峰;李长军;陈雄;黄亚男;王志
    . 2013, 32(8):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0L发酵罐培养地中海拟无枝酸菌过程中基料添加Zn2+(终浓度0.75mg/L)对利福霉素SV效价和有机酸合成产生了显著影响.72h~141h胞外丙酮酸、丙氨酸浓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93.72%和降低了37.69%~59.55%;同时,胞外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浓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62%~162.59%、1.99%~43.10%和25.84%~92.89%.胞外酪氨酸浓度(72h~120h)与对照差异不大,之后迅速提高,141h时酪氨酸浓度是对照组的2.56倍.利福霉素SV的效价在96h比对照提高了11.72%,120h时效价提高了9.1%;141h时效价仅比对照提高了3.5%.说明锌离子抑制了丙氨酸脱氢酶活性并引起丙酮酸积累,这使得丙酮酸流入三羧酸循环的碳通量增大,使由草酰乙酸衍生的赖氨酸和由α-酮戊二酸衍生的谷氨酸合成量增大,促进了利福霉素SV的合成.但是,丙酮酸的积累也促进了芳环氨基酸的合成(如酪氨酸、苯丙氨酸),其会协同抑制利福霉素的芳环前体3-氨基-5-羟基-苯甲酸的合成,这可能是效价中后期增长放缓的原因.
  • 尹佳
    . 2013, 32(8):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Magainin-Ⅱ和Japonicin-Ⅱ的基因序列,用一个铰链结构ser-ser-gly-ser-gly-ser相连,结合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偏爱密码子设计出杂合抗菌肽基因MgJ.通过重叠聚合酶链反应(overlapping PCR)法合成基因片段,再将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至巴斯德毕赤酵母的高效表达载体pPICZα A上.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所转化的大肠杆菌DH5α菌落中含有插入MgJ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ZαA-MgJ,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杂合抗菌肽MgJ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MgJ.
  • 张百发;李付丽;卢红梅;龙则河;孟天毅
    . 2013, 32(8):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拜乐防治酒曲害虫——蟑螂,效果极为明显,结果表明:仅经过17d时间,在自然温度及湿度下,当剂量为0.lg/0.039m3时,便可使蟑螂的最低校正死亡率达86.40%,最高为97.70%.对比实验前后,大曲的水分、淀粉变化极小;酸度及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大;发酵力稍有变大,而糖化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32.3%;个别曲样糖化力变化异常,甚至超出标准范围,这可能与蟑螂的代谢产物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 高璇;王亮亮;盛琪;朱启忠
    . 2013, 32(8):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固定化漆酶,结果表明,固定化pH值为4.5,海藻酸钠与CaCl2质量浓度均为2%,酶液与海藻酸钠体积比为1∶1时,漆酶的固定化效果最佳,酶活回收率为48.6%.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3.0,最适温度为40℃,米氏常数Km为21.5μmol/L,游离酶的最适pH值为3.0,最适温度为30℃,米氏常数Km为18.6μmol/L,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漆酶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耐酸性略有增加,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0℃.
  • 陈文洁;张京震;郭建峰
    . 2013, 32(8):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接中和法,在乳酸菌发酵液中加入碳酸钙进行中和反应.通过对乳酸菌富集培养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发酵产酸量.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8%,装液量20%,温度36℃,初始pH值为6.0.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佳优化条件为:温度40℃,时间96h,接种量8%,碳源10%,初始pH值为7.0.再通过浓缩结晶法提取乳酸钙,最终乳酸钙收率可达72.10%.此工艺为后续乳酸菌发酵法回收利用含糖废液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 周防震;谢园园;赵婷;田梦洋
    . 2013, 32(8):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富硒土壤中筛选富硒微生物、并进行富硒条件优化和分子鉴定.选取加硒质量浓度、加硒时间和培养温度3个因子,设计富硒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菌体中硒含量,得到其富硒的最优条件为Na2SeO3溶液质量浓度20μg/mL,加硒时间5h后,培养温度37℃.在此条件下培养菌体硒含量平均为0.7108μg/mL,富硒率为58.3%.经鉴定该富硒微生物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
  • 贺翠;王燕芳;马超;谢利;鲁小静;吴瑛
    . 2013, 32(8): 107-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昆仑雪菊中原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超声功率、料液比、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溶剂、盐酸用量4个变量对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为35W、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60%vol、盐酸用量为3.5mL.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平均提取率为1.76%,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03%,且重复性很好,说明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 景艳艳;蒋威;刘洁;陈茂彬;方尚玲
    . 2013, 32(8): 112-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栀子黄色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栀子黄色素以60%vol乙醇作提取剂时的提取效果较好,吸光度值A440nm是水提的3倍左右,具体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经AB-8型大孔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与粗品相比,色价提高了7倍左右;以预处理后的栀子黄色素废液为原料,筛选得到桅子红色素转化菌黑曲-5,其转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
  • 董树国;陆钊
    . 2013, 32(8):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桑叶中总黄酮的酶解-超声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酶解温度、pH值、Tween-80质量浓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0℃,pH值6.5,Tween-80质量浓度1.00%,提取时间50min.酶解-超声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提取桑叶总黄酮方法.
  • 创新与借鉴
  • 李世勇;李俭;马钦元;张传惠;陈金凤;亓会军
    . 2013, 32(8):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降低柠檬酸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值,本实验研究了Fenton强制氧化法对柠檬酸废水的处理,并对反应时间、Fe2+与H2O2添加量、反应pH值3个因素对出水COD值的影响进行了中试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经Fenton强制氧化法处理的柠檬酸废水,COD值可降至60mg/L以下;Fenton强制氧化反应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5min,反应前pH值为5.0,Fe2+与H2O2添加量分别为50mg/L和60mg/L.
  • 经验交流
  • 李硕;郑永杰;田景芝
    . 2013, 32(8): 123-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冻杏为原料制备杏酒,研究不同冻杏的添加量、初始糖度、酶解工艺及低温发酵对杏酒品质的影响,分别对酒精度、总酸度、总糖度、出汁率和透光率进行测定,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冻杏酒的酿造工艺,并利用GC/MS对冻杏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每1000g冻杏酒中冻杏添加量为50g、初始糖度为20°Bx、果胶酶型号为1000s、添加量为0.6g、酶解时间为5h、酶解温度为39℃温度,在温度为12℃的条件下发酵冻杏酒其酒精度为11%vol、总酸度为2.1%、总糖度为1.8%,得到香气成分23种,含有酯类、酸类、醇类、醛类,该酿造工艺利用冻杏完全并且冻杏酒口感独特、富含硒元素,也为实现冻杏酒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 张新欣;魏冬婷;柯琼华;程超
    . 2013, 32(8):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奶粉和甜味剂等物质对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重点测定了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邻二氮菲体系中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奶粉和甜味剂均会降低茶多酚对ABTS和·OH的清除作用.在ABTS体系,脱脂奶粉(70mg/mL)、全脂奶粉(70mg/mL)可使茶多酚的抑制效果分别下降53.00%和63.05%,蔗糖10%和阿斯巴甜10%使茶多酚抗氧化效果分别下降了58.59%和53.83%;针对·OH,脱脂奶粉(70mg/mL)、全脂奶粉(70mg/mL)、阿斯巴甜10%、蔗糖10%使茶多酚抗氧化效果分别下降了36.39%、24.17%、30.07%和30.77%.
  • 李宝臻;李海宾;刘尔卓;任发政;甄少波
    . 2013, 32(8): 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影响速冻香肠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了速冻香肠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工艺及影响因素,得出原料肉、添加剂的使用、热加工、速冻及贮藏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关键要控制原料肉的新鲜度,添加剂使用符合法规要求,热加工温度及时间满足工艺要求,速冻能满足速冻工艺要求,贮藏在-18℃冻库中.
  • 分析与检测
  • 李俭;吴海丽;陈金凤;张传惠;马钦元
    . 2013, 32(8):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法测定白酒中铅、锰含量,采用将样品低温浓缩蒸发近干后以稀硝酸定容的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外标法定量,线性相关系数R2> 0.9990,能力验证实验室间|Z| ≤2.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含量,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和氢火焰检测器,外标法定量,能力验证实验室间|Z| ≤2.以上2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均通过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统一组织的能力验证,可以用于测定白酒中铅、锰、甲醇、杂醇油含量,且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优点.
  • 先春;陈仁远;徐兴江;王垄
    . 2013, 32(8):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一种测定饮用水中6种阴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选用Dionex Ion Pac AS-19阴离子色谱柱,结合Dionex Ion Pac AG-19保护柱,Dionex ASRS 300抑制器,RFC-30淋洗液自动发生器,采用20mmol/L KOH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1.4μ g/L~6.4μg/L,回收率范围:90.2%~106.6%.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以作为水中阴离子的检测方法.
  • 陈飞;万宇平;冯静;刘春雪
    . 2013, 32(8): 144-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动物组织中苯并咪唑类药物多残留的方法,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浮动范围为0.9μgL~1.5μg/L,动物组织样本的检测限为8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为79.8%~100.5%,变异系数为7.2%~9.5%;可用于检测氟苯咪唑、丙氧咪唑、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奥芬达唑等苯并咪唑类药物.该方法灵敏、快速,为动物组织中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了便捷的筛选检测方法.
  • 刘艳娟;艾智;程磊
    . 2013, 32(8):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柠檬酸在硫酸介质中对铁(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孔雀石绿的阻抑反应,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柠檬酸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56×10-7g/mL,线性范围为0~40μg/25mL,已应用于饮料样品中痕量柠檬酸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5%~100.4%,相对标准偏差RSD<5%,可满足一般饮料的测定要求.
  • 产品开发
  • 李超
    . 2013, 32(8): 151-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以芦荟、花生和枸杞为主要原料,对其复合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芦荟花生枸杞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芦荟汁添加量20mL,花生汁添加量60mL,枸杞汁添加量20mL、水添加量100mL、白砂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08%;将芦荟、花生和枸杞进行复配制成的复合型保健饮料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风味良好.
  • 熊曼萍
    . 2013, 32(8): 15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紫薯、甜玉米和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为发酵剂,经发酵制成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复合发酵酸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酸乳的最佳配方和发酵的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乳的最佳配方为甜玉米浆/紫薯浆混合液为1∶1,全脂奶乳液用量60%,糖(葡萄糖臆糖=1∶1)用量6%;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发酵时间11h;发酵温度41℃.
  • 管理与营销
  • 肖霄;唐娟娟;陈素玲
    . 2013, 32(8): 159-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调味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安全保证方面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同时把劣势和环境威胁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的切实可行的战略建议.另从质控体系技术层面上,以宽泛的角度,初步探讨了调味品生产加工企业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评估的思想整合到HACCP体系中,为调味品生产加工企业构建引入风险评估的质控体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 酿造文化
  • 王玮;张宝善;李亚武;魏冉;李艺伟
    . 2013, 32(8): 163-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著作,书中将“作酢法”独立成章,一共叙述了二十四种酿醋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实践的珍贵结晶.通过从曲、原料、工艺方法以及“醋衣”入手,结合微生物学、发酵理论知识对《齐民要术》中的酿醋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现代酿造技术角度上,对其原理与科学性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