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中国酿造》官方网站,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杂志首页
期刊介绍
杂志简介
历届主编
期刊收录情况
开放获取政策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稿件处理流程
版权协议
学术不端处理
出版伦理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学术论坛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4年, 第2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4-10-15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Select
依靠科学技术扬弃黄酒传统工艺
胡普信
journal6. 2004, 23(10):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黄酒传统工艺的优缺点,提出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传统工艺中的“米的精白”、“麦曲糖化剂”和“长时间的贮存”确具有优良特色,要继承并发扬;而作为传统工艺特色的“冬浆冬水”、“长时间浸米”、“酒母一次性酿造整个酿酒年度使用”和“作坊式手工操作”是应该进行革新的,中国黄酒酿造工艺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机械化及计算机程序化控制技术。
研究报告
Select
红曲霉在中国的生产及其应用(下)
周立平
journal6. 2004, 23(10): 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中国红曲传统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现今酿酒用红曲生产工艺、高色价红曲的生产技术以及功能红曲的生产与探讨,并展望了红曲产业的前景。
Select
乳酸菌在酱油酿造工业及蔬菜加工中的应用
李金红
journal6. 2004, 23(10): 8-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扼要地介绍了乳酸菌的分类、生理特性和保藏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乳酸菌在酱油酿造、蔬菜加工中的应用概况。指出了乳酸菌参与酱油酿造有不同程度的增香效果;应用于蔬菜加工中,不仅改善了产品的风味,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
Select
对酱腌菜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革探讨
李学贵
journal6. 2004, 23(10): 11-12+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介绍了对酱腌菜传统生产工艺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蔬菜收购方式、酱腌菜原料的品种、蔬菜腌渍工艺、蔬菜咸坯贮存方法、酱渍工艺等。实践表明几次改革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存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Select
辐照对大麦发芽的影响
周建俭
journal6. 2004, 23(10): 13-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介绍了3个品种的大麦干种子经Co60辐照后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在0kGy~3kGy低剂量辐照下,对相同品种大麦辐照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影响大麦发芽率的因素主要为大麦的质量,而不是辐照。
Select
双菌种制曲中添加促生长物质对种曲质量的影响
李海梅; 马莺
journal6. 2004, 23(10):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制曲的曲料中添加促生长物质进行试验,研究其对曲料蛋白酶活力和孢子数的影响。确定了促生长物质的配方结果为:蔗糖7%,酪蛋白胨1%,脲7%;复合无机盐的配方为CuSO4·5H2O0.15%,FeSO4 0.20%,MgSO40.10%,K2HPO40.05%,MnCl2 0.15%。
Select
DJS水系对米曲霉酶活力提高的研究
孙连贵
journal6. 2004, 23(10): 19-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DJS水系在酿造酱油制曲中产酶及其活力的影响。试验中与自来水介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JS水系能改变米曲霉的孢子数,对其酶活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在DJS-A介质中的孢子产量虽少于DJS-B介质,而其中的酶活力却较高。
Select
多菌种稀发酵酱油的对照试验
史龙君; 杨铎; 孙岩
journal6. 2004, 23(10): 2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米曲霉酱醪中添加黑曲霉和增香酵母共同发酵,研究其提升酱油品质的效果。结果表明:多菌种发酵明显改善了酱油风味,氨基酸态氮和还原糖分别比单菌种发酵提升了16.1%和34.7%。
Select
黄酒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方法
孟中法
journal6. 2004, 23(10): 25-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提出了黄酒生产中常见的3种质量问题:瓶装酒的沉淀,霉变现象,同类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Select
耐盐乳酸菌在高盐稀态酱油中的应用
王洪升; 王素珍; 马净丽
journal6. 2004, 23(10): 2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研究了耐盐乳酸菌的分离、培养、保藏及其在高盐稀态酱油中与酵母菌的协同发酵作用,确定了可应用于高盐稀态酱油中的乳酸菌种类及添加时间和添加量。通过乳酸菌的作用使酱油颜色更加鲜亮、有光泽,并增加了酱油的香气。
Select
传统麦曲在黄酒酿造中的作用和特色
汪建国
journal6. 2004, 23(10): 29-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以麦为料、生水拌麦、生麦制胚、自然网络微生物、低温培菌、高温转化曲的工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麦曲在黄酒酿造中的功能和特色。
Select
鸡精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测定
管有根; 周侃
journal6. 2004, 23(10): 32-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鸡精样品进行预处理后,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鸡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方法重现性RSD为1.53,回收率为98.0%,可应用于鸡精产品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检测。
Select
黄太平果酒的酿制技术
张小东; 张克信; 张春生; 苏银梅
journal6. 2004, 23(10): 34-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太平果这种具有地方优势的水果进行深加工,一方面可以增加果农收入,另一方面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给果酒市场增加了新的花色品种。黄太平果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该文主要介绍了用黄太平果酿制果酒的技术
Select
梨果醋酿造工艺研究
牛天声; 刘凤珠
journal6. 2004, 23(10): 3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梨汁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制得了梨果醋。通过在梨汁中添加1.2%的果胶酶进行酶解处理,解决了梨汁中的果胶不利于发酵的问题。制得的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水果的香味,是一种价值较高的营养保健型果醋。
Select
酿造调味品企业如何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杜风刚
journal6. 2004, 23(10): 37-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论与综述
Select
江苏洋河集团全力打造节水型企业
宋杰书
journal6. 2004, 23(10): 39-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如何降低啤酒中高级醇的含量?
谢志忠
journal6. 2004, 23(10): 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4-5071.2004.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