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米酒发酵工艺优化

黄和升,王海平*,陶书中,王卫兵,黄亚东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市酿酒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 223005)

摘 要:以糯米和金蝉花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物发酵制作一种营养保健米酒,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金蝉花米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5 d,发酵温度26 ℃,金蝉花添加量40 g/kg。在此优化条件下,金蝉花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4.0分,多糖含量为0.097 mg/mL,虫草酸含量为4.055 mg/mL。

关键词:金蝉花;米酒;发酵工艺;多糖;虫草酸

中国的酒文化从古时候开始盛行,在逢年过节、亲朋聚会时总会以喝酒来增加气氛[1-2]。随着现在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饮酒意识的逐渐增强,酒类市场的消费需求正从高度酒向低度酒和保健酒、勾兑酒向发酵酒转变[3-7]。米酒作为一种低酒度、高营养的传统酿造酒[8-12],历来就有“液体蛋糕”之美誉。米酒如能将传统工艺进一步改进,增加其营养保健功效,必能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金蝉花(Cordyceps cicadae),又称大虫草,属虫生真菌。金蝉花的天然成分与冬虫夏草类似,国内外研究表明,金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药[13-19]。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20-22]。因此,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可以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目前对金蝉花的应用多是采取将某种成分提取出来应用于治疗某种疾病[23-26],也有研究者采用基酒泡制、清蒸、水煎等来提高金蝉花多方面的功效[27-28],但这些方式均不能使其中的大分子功能性物质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本试验以糯米和金蝉花为主要原料,采用全发酵工艺(在糯米发酵初始加入金蝉花直到发酵结束),可使金蝉花的营养保健成分(虫草酸、多糖、氨基酸等)在酿酒过程中充分溶于米酒,使制得米酒中包含蝉花中多糖、氨基酸、虫草酸、微量元素等大部分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从而提高金蝉花米酒的营养保健功效。金蝉花米酒的开发不仅可增加米酒的品种和保健功效,提高米酒的附加值,同时可使蝉花的深加工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优质糯米、金蝉花干品、安琪酒曲:淮安市场;无水乙醇、亚甲基蓝、葡糖糖、苯酚、酒石酸钾钠、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虫草酸(D-甘露醇)标准品(纯度>98.8%):上海士锋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酿酒车间米酒生产线一套: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自制;75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谱元仪器有限公司;HH-M6六孔恒温水浴锅:江苏新春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3E型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MS-TS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金蝉花米酒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糯米洗净后加水浸泡8~10 h,沥干水分后蒸饭约20 min,摊凉后接入酒曲3%,加入金蝉花粉4%,陶缸搭窝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6~28 ℃,发酵2 d左右,此过程为糖化过程,可使米饭中的大量淀粉转化为糖类物质。然后加水冲缸,继续以约26 ℃发酵3 d,此过程会使大部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少部分转化为酸和酯等物质,此时米酒便有了酸、甜、醇、香等特有的米酒的香味和口感,此时便可用板框压榨机进行分离酒液和酒糟,得到的酒液自然澄清约1 d,上清液用超微滤膜进一步过滤,得到滤液即为成品米酒。

1.3.2 金蝉花米酒发酵工艺优化

单因素试验:金蝉花米酒发酵基础条件设定为金蝉花添加量30 g/kg、发酵时间5 d、发酵温度28 ℃。考察金蝉花添加量(0、10 g/kg、20 g/kg、30 g/kg、40 g/kg、50 g/kg、60 g/kg)、发酵时间(0、1 d、2 d、3 d、4 d、5 d、6 d)和发酵温度(20 ℃、22 ℃、24 ℃、26 ℃、28 ℃、30 ℃、32 ℃)对米酒总糖、氨基酸态氮、感官评分和酒精度的影响。

正交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温度(A)、发酵时间(B)和金蝉花添加量(C)为考察变量,以产品的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正交试验。

1.3.3 金蝉花米酒感官评价标准

邀请10名酿酒资深人员对金蝉花米酒进行评价,满分100分,感官评分标准见表1,结果取平均值。

表1 金蝉花米酒感官评定标准
Table 1 Standards of sensory evaluation for Cordyceps cicadae rice wine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得分/分外观颜色(20分)香气(30分)乳白或微黄、有光泽微浑、透明、光泽差明显沉淀、变色米酒特有的清淡酒香,气味协调、香甜可口酒味过浓、气味协调缺乏米酒应有香气、气味欠协调14~20 7~13 0~6 21~30 11~20 0~10口感(30分)整体风格(20分)醇香、柔和、爽口,无异味醇香淡薄、略带涩味、无异味淡而无味,苦涩、有杂味酒体成分协调,具有米酒典型风格酒体成分较协调,风味较明显酒体成分不协调,风味不明显21~30 11~20 0~10 14~20 7~13 0~6

1.3.4 金蝉花米酒的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酒精度采用蒸馏法测定;氨基酸态氮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采用亚铁氰化钾滴定法测定。以上指标测定均依据国标GB/T 13662—2018《黄酒》。

多糖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22]。以葡萄糖标准溶液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值(y)为纵坐标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按照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多糖含量。

虫草酸含量采用高碘酸钠比色法测定[22]。以虫草酸标准溶液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值(y)为纵坐标绘制虫草酸标准曲线,按照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虫草酸含量。

1.3.5 数据处理

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2.1.1 金蝉花添加量对米酒品质的影响

由图1 可知,发酵原料中添加0~60 g/kg金蝉花,产品总糖含量、酒精度、氨基酸态氮含量均随其添加量增加而增加,但感官评分表现为先增后减。探其原因,金蝉花蛋白质、氨基酸和可发酵糖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过程生化反应的进行,生成产物糖含量、酒精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随之增加。金蝉花添加量超过40 g/kg时,产品酸味显现,口感欠佳,因而感官评分值下降。综合考虑米酒的理化品质,确定最适金蝉花添加量40 g/kg。

图1 金蝉花添加量对米酒品质影响
Fig. 1 Effect of Cordyceps cicadae addition on rice wine quality

2.1.2 发酵时间对米酒品质影响

由图2可知,发酵前,原料中总糖、酒精度、氨基酸态氮含量均较低,在发酵前3 d,发酵液的总糖含量、感官评分迅速上升,氨基酸态氮和酒精度变化平缓,略有上升;发酵时间>3 d之后,微生物分解利用发酵液中糖和蛋白质,使其总糖含量不断下降,酒精度、氨基酸态氮和感官评分不断上升;发酵时间>5 d 之后,发酵液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基本不再变化,但总糖含量继续下降,酒精度继续上升,感官评分也开始略有下降。综合各项指标,最适发酵时间确定为5 d。

图2 发酵时间对米酒品质影响
Fig. 2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rice wine quality

2.1.3 发酵温度对米酒品质影响

由图3 可知,在试验温度(20~32 ℃)范围内,发酵液的酒精度和氨基酸态氮随温度升高均处于增加的趋势,总糖含量和感官评分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探其原因,发酵温度>26 ℃时,酵母生长旺盛,分解利用糖类物质,将糖转化成酒精,因而表现为总糖含量下降,酒精度上升,此时发酵液的酒味浓烈,感官评分值下降。综合考虑,最适发酵温度确定为26 ℃。

图3 发酵温度对米酒品质的影响
Fig. 3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rice wine quality

2.2 发酵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发酵温度(A)、发酵时间(B)和金蝉花添加量(C)为考察变量,以产品的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2。

表2 金蝉花米酒发酵条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Cordyceps cicadae rice wine ferment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试验号 A 发酵温度/℃B 发酵时间/d C 金蝉花添加量/(g·kg-1)感官评分/分123456789k1 1(24)11 1(4)2(5)3(6)1(30)2(40)3(50)2(26)22 3(28)33 123123 231312 85.2 91.8 93.4 88.2 90.6 91.9 86.3 89.9 90.8 k2 k3R 90.1 90.2 89.0 1.2 86.6 90.8 92.0 5.4 89.0 90.3 90.1 1.3

由表2可知,3个因素对产品评分值影响的顺序依次为BCA,即发酵时间>金蝉花添加量>发酵温度;金蝉花米酒最佳发酵工艺为A2B2C2,即发酵温度26 ℃、发酵时间5 d、金蝉花添加量40 g/kg。在此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验证试验,感官评分平均值为94.0分。

2.3 金蝉花米酒活性成分测定结果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由图4可知,葡萄糖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5.098 6x+0.000 8,相关系数R2=0.997 7。结果表明,二者线性关系良好。

图4 葡萄糖标准曲线
Fig. 4 Standard curve of glucose

用样品溶液代替标准溶液测得蝉花米酒样品吸光度值为0.493 2,按照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所得多糖含量为0.097 mg/mL,未加金蝉花米酒用同样方法测得多糖含量为0.073 mg/mL。米酒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在原料中添加了金蝉花,制得产品金蝉花米酒比普通米酒多糖含量提高,因而可使米酒的保健功能得到增强。

2.3.3 虫草酸标准曲线

由图5可知,虫草酸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10 3x-0.001 7,相关系数R2=0.998 5。结果表明,二者线性关系良好。

图5 虫草酸标准曲线
Fig. 5 Standard curve of cordycepic acid

将样品稀释溶液100倍代替标准溶液,测得蝉花米酒样品吸光度值为0.416,按照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所得原样品中虫草酸含量为4.055 mg/mL,未加金蝉花的米酒中未检出虫草酸。虫草酸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本试验在原料中添加了金蝉花,使得产品中含有虫草酸,因而可使米酒的保健功能得到增强。

3 结论

金蝉花作为一种食药用保健真菌可添加于酿酒原料中制作保健酒。将糯米与金蝉花采取共发酵方式制作金蝉花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5 d,发酵温度26 ℃,金蝉花添加量40 g/kg。此优化条件下,金蝉花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4.0分。米酒多糖含量为0.097 mg/mL,虫草酸含量为4.055 mg/mL,皆高于未加金蝉花的米酒。金蝉花米酒的制作可为发酵型保健酒的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毅飞.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及中外酒文化对比[D].厦门:厦门大学,2019.

[2]郭旭.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5.

[3]黄丹丹,李谣,周海媚,等.发酵酒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3,32(7):1-4.

[4]岳丹,昝立峰,王磊.清酒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酿造,2018,37(3):19-22.

[5]罗浪,王义强,王启业,等.酿造保健酒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4,33(9):5-8.

[6]沈晖,付立业.保健酒产品开发的技术分析[J].酿酒科技,2017(2):68-71.

[7]郑瑞龙,索婧怡,钮成拓,等.紫(黑)米在酿酒行业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23):263-268.

[8]龙晓鹏,张苇莉,武纪天,等.利用青钱柳生产保健酒的研究[J].酿酒科技,2021(1):45-49.

[9]王婉君,赵立艳,汤静.新型米酒产品研究与开发进展[J].中国酿造,2018,37(5):1-4.

[10]温承坤,陈孝,王奕芳,等.米酒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9,38(12):5-8.

[11]梁晓峰.清爽型客家米酒新工艺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12]袁华伟,张健,张雪婷,等.酿造米酒发酵条件的优化[J].中国酿造,2020,39(12):36-41.

[13]葛琦.金蝉花成分分析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9.

[14]赵宝香.金蝉花在古今养生疗疾中的应用(综述)[C].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2014.

[15] OLATUNJI O J, FENG Y, OLATUNJI O O, et al. Cordycepin protects PC12 cells against 6-hydroxydopamine induced neurotoxicity via its antioxidant properties[J].Biomed Pharmacother,2016,81:7-14.

[16]OLATUNJI O J,FENG Y,OLATUNJI O O,et al.Polysaccharides purified from Cordyceps cicadae protects PC12 cells against glutamate-induced oxidative damage[J].Carbohyd Polym,2016,153:187-195.

[17]周红秋.金蝉花粗多糖CP50 和CP80 的制备和抗肿瘤及抗肝损伤作用初步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0.

[18]何雯雯,贺亮,李卫旗.蝉花化学成分及人工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9,42(7):1691-1696.

[19]昆都孜·斯坎达尔,热娜古丽·木沙,孙长胜,等.蝉花菌质的营养及脂质成分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9,35(4):258-263.

[20]蒋宁,高大伟,林金盛,等.蝉花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8):11-14.

[21]孙博.金蝉花纯培养深层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7.

[22]黄小忠,谢春芹,张雪松,等.蝉花真菌液体发酵及活性成分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197-201.

[23]宋佳敏,王鸿飞,罗洁,等.金蝉花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8,32(10):1977-1983.

[24]郑罗俊,陈小玲,张方坤,等.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金蝉花中肌苷工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98-101.

[25]葛琦,万晶琼,朱益灵,等.金蝉花核苷类成分的LC-MS 定性分析与HPLC 含量测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31(11):1857-1863,1927.

[26]宋佳敏,王鸿飞,孙朦,等.响应面法优化金蝉花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8,39(4):275-281.

[27]郭文场,胡振东,刘佳贺.药食兼用虫草菌—蝉花[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7,20(11):39-45.

[28] 华蓉,黄怀容,何容,等.神奇的药用真菌—蝉花[J]. 中国食用菌,2016,35(4):84-86.

中图分类号:TS262.4文章编号:0254-5071(2021)12-0217-04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1.12.039

引文格式:黄和升,王海平,陶书中,等.金蝉花米酒发酵工艺优化[J].中国酿造,2021,40(12):217-220.

收稿日期:2021-08-14修回日期:2021-09-27

基金项目:教育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项目(2017-10);淮安市酿酒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HAP201905);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培育项目(JSFP2019001)

作者简介:黄和升(1979-),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发酵。

*通讯作者:王海平(1976-),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