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基础论视角的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

高希龙1,2,陈晓东1,赵羡文1,李科震3,崔晓燕1,王承国1*

(1.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670;2.中国农业大学 营养与健康系,北京 100083;3.滨州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摘 要:烟台市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产业基础。该文通过企业资源基础论(RBV)视角,将产区资源分为基础资源、战略资源、高阶资源三类,从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组织竞争力、风险控制竞争力五方面对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认为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在自然条件、科研实力、营销渠道等方面拥有优势,在生产成本、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劣势。该文建议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科研投入等,推动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基础论;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

葡萄酒产业是联结种植、采摘、加工、运输、宣传、营销、旅游等多个生产环节的综合产业[1],对提高土地收益、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产融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葡萄酒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深远的战略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运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数学建模等方法,在葡萄酒产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BIANCHI C[2]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葡萄酒品牌质量的影响因素;EUGENIO F B等[3]通过对智利葡萄酒旅游业多角度分析,提出了发展规划及相关建议;MOHSEN V等[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填补了葡萄酒产业供应链设计领域的空白;李双奎等[5]运用钻石模型,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王蕾[6]借助五力模型,探讨了新疆葡萄酒价值链各环节间的竞争关系;江海清等[7]从大生态、大产业视角为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建议。纵览各类文献资料,发现对葡萄酒产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现状分析、发展规划上,从资源角度解析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不多。

烟台市作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引领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随着国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进口葡萄酒份额在中国市场受到冲击,国内葡萄酒产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窗口期,在此机遇下,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成为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的迫切要求。该文着重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烟台市葡萄酒产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企业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 view,RBV)视角,将产区资源分为基础资源、战略资源、高阶资源三类[8],从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组织竞争力、风险控制竞争力五方面对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以期为烟台市葡萄酒产业提供可持续、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1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概况

1.1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烟台市葡萄酒产区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基地,多年来在产业发展与品牌价值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发展上,烟台市拥有160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与100多家葡萄酒产业配套企业,1.87万hm2葡萄酒种植基地,8万余相关从业人员,2018年,烟台市葡萄酒产量与主营收入分别占全国的40.22%,54.32%[9];品牌价值上,2021年3月1日起,烟台市葡萄酒地理标识在欧盟获得保护,烟台市葡萄酒产业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8件中国驰名商标、10个山东省名牌产品,2019年,中国品牌评价体系对烟台市葡萄酒的品牌价值评估为876亿元,位居全国行业第一[10]

1.2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

烟台市葡萄酒产区开创了以“葡萄酒+”为特色的复合型产业模式,融合种植、酿造、营销、旅游等产业环节,形成了以葡萄种植产业为根本,以葡萄酒企业生产销售为核心,以工艺研发、品牌建设、文化旅游等活动为支持的葡萄酒产业链(见图1)。产业链上游是以种植基地和散户种植为主、外购为辅的原料生产与供应体系,产业链中游是以葡萄酒压榨、发酵、酿造、罐装等活动组成的核心生产环节,产业链下游是包括产品营销、文化产业开发、生产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利润转化体系。整个产业链融合了农机站、植保所、科研机构、营销推广公司等支持型机构,是一个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六产”[11],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图1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结构
Fig.1 Structure of wine industry chain in Yantai city

2 基于RBV视角的葡萄酒产业资源分类

企业资源基础论(RBV)认为具有(VRIN)属性(即价值性(value)、稀缺性(rarity)、难模仿性(inimitable)和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ability))的资源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影响因素[12],产区需要创造并控制产业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根据产业资源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将葡萄酒产业资源分为基础资源、战略资源和高阶资源三类(见表1)。

表1 葡萄酒产业资源分类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wine industry resources

基础资源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基石,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条件、昼夜温差,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区位条件。葡萄酒产业具有生态约束性[13],北纬30~40°因合适的太阳辐射被称作葡萄酒黄金产业带,充沛的水源可以保证灌溉用水,合理的昼夜温差与日照时长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平坦开阔的地形方便机械化种植采摘,适宜葡萄生长的土壤表现为疏松透气、矿物质含量丰富、呈中性或弱酸性[14]。区位条件影响产区企业原料引进、产品输出、市场布局、产品定位。物流运输业发达、交运便捷的地区更吸引葡萄酒企业选址建厂。

战略资源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引擎,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设施、配套产业、政府政策、支持型机构、市场环境、产品结构、企业组织。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主体,对葡萄酒产业的生产效率与规模有重要影响;先进的生产设施是葡萄酒产业高效率生产的保障;高校科研院所、从业人员培训机构、地方交流协会等支持型机构能够对生产活动提供援助;苗木育种公司、制瓶制塞厂、灌装厂、营销推广公司构成了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配套产业;相关政策可对葡萄酒产业进行战略性扶持,协调供需关系,引导产业发展;市场环境是维持产业稳定、保障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产业资源;适应市场的产品结构是提升产销比的关键;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需要企业组织资源的不断改善。

高阶资源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与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包括葡萄酒品牌与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品牌是一个企业文化属性的聚合[15],构建文化体系、形成品牌效应是葡萄酒产品获得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葡萄酒文化体现在营造城市氛围、举办节日酒会、推广文化旅游等方面,推动葡萄酒文化充分融合葡萄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升葡萄酒品牌知名度。

3 RBV视角下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

单一资源形成的竞争优势在葡萄酒产业中并不凸显,合理的资源组合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16]。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通过获取、整合、重组产业资源,形成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组织竞争力与风险控制竞争力五个方面,每项竞争力由多种产业资源共同作用形成(见图2)。

图2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资源与竞争力关系
Fig.2 Relationship of wine industry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Yantai city

3.1 价格竞争力

自然条件、区位交通、劳动用工、生产设施、配套产业是影响烟台市葡萄酒产业价格竞争力的五种产业资源。烟台市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种植酿酒葡萄无需每年冬季埋土[17],但雨热同期的气候易诱发葡萄病虫害,使防治成本上升;葡萄种植区域土壤排水良好,通透性强,但有机质含量较低,以弱酸性为主,需要增加额外改良投入。烟台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交通便利,产品外运成本低。工人平均薪资高于国内其他葡萄酒产区,人工成本相对较高。在葡萄栽培领域上,烟台市葡萄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大功率紧凑型平台、多功能葡萄修剪机等先进栽培设施尚未普及。烟台市葡萄酒产业拥有较为完备的葡萄酒制造业体系,灌装、制瓶等配套企业众多并形成集聚,但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推广等第三产业还未与种植、灌装、酿造等第一、二产业融合,配套产业的综合效益亟需提高。

3.2 质量竞争力

质量竞争力受自然条件、支持型机构、产品结构、市场环境四种产业资源的影响。原料是葡萄酒产业的基础,烟台市酿酒葡萄以赤霞珠、霞多丽、蛇龙珠等品种为主,其中以蛇龙珠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享誉海外,张裕葡萄酒公司倡导建立的“世界蛇龙珠日”已举办五届;但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缺乏针对市场需求的划区精植,导致产品风格同质化。烟台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在葡萄酒领域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工作站、7所设置了葡萄酒专业的高等院校[18],但针对烟台市的区域基础研究不足,缺乏对风味佳、抗性强的品种品系进行栽培试验与推广,缺少对区域适应性新菌种的选育。目前,烟台市葡萄酒的商品结构以干型葡萄酒为主,甜型、半甜型、起泡酒为辅,普通餐酒更加多元化,但细分市场与价位梯度需进一步优化[19]。市场环境方面,2021年1月1日起,《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烟台市政府将建立葡萄酒安全溯源体系,保障葡萄酒质量安全。

3.3 营销竞争力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社会背景下,做好市场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是葡萄酒企业去库存、增效益的关键,品牌建设、配套产业与葡萄酒文化三种产业资源能够有效提升葡萄酒产业营销竞争力。品牌建设上,张裕、长城、威龙等许多烟台市葡萄酒企业已注册自身品牌,但品牌设计上缺乏对烟台市自身葡萄酒文化的研究,所蕴含的产区特色不突出,削弱了烟台市葡萄酒整体营销竞争力。配套产业资源对营销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销推广产业上,烟台市葡萄酒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零售商合作,统一参与或共同承办酒品推介会,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企业市场,2017年国内葡萄酒产业最活跃公众号平台前五名均为烟台市葡萄酒企业运营。葡萄酒文化上,烟台市各具特色的葡萄酒庄融合中西文化、田园风光、葡萄酒酿造等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消费,增加收益的同时促进了烟台市葡萄酒的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2017年烟台市酒庄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20],但烟台市葡萄酒文化旅游存在风格同质化严重,旅游项目的创新性不强,景点的交通便捷性不佳等问题。

3.4 组织竞争力

组织竞争力是产区调整资源获取的结构与份额,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组织与配套产业是影响该竞争力的主要产业资源[21]。企业组织方面,受产业政策引导,烟台市多家葡萄酒企业改变酿酒葡萄供应模式,建立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从“公司+农户”的形式供应向基地自主种植供应转变。配套产业方面,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在集群方面已初具规模,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制瓶、包装、制盖、木塞企业[22],但集群内的企业规模偏小,集群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集群本质上仍是制造业生产集群,与上下游产业的衔接亟待加强。

3.5 风险控制竞争力

风险控制竞争力是产区稳定发展的保障,该产区竞争力主要受市场环境与政府政策影响。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相关政策补贴多集中在酿酒葡萄种植领域,但葡萄酒旅游、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产环节上缺少政策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支持措施力度不足;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在栽培、酿造、酒庄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标准,但一些标准缺乏前瞻性、目标性、系统性。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市场秩序良好,《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强调了对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执法打击了售假反假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竞争力分析,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在自然条件、科研实力、营销渠道等方面拥有优势,在生产成本、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劣势(见图3)。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应充分配置优势资源,并着力突破劣势资源的制约瓶颈。

图3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架构
Fig.3 Structure of win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Yantai city

4 建议

4.1 合理规划布局,构建产业集聚平台

科学栽培适应当地风土条件的酿酒葡萄是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基础[23],应结合烟台市生态条件、特色资源、小气候特点,划区精植,着力打造蓬莱丘山山谷、张裕葡萄酒小镇、莱山瀑拉谷、滨海葡萄酒观光带四大核心产区,在保证葡萄质量的前提下,纵向调节成熟时期,横向调整品种多样性,为酒品多样化奠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葡萄酒配套产业企业如营销公司、葡萄酒废弃物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上下游产业融合,延伸产业价值链条,构建覆盖种植、酿造、加工、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生产废弃物处理的全方位产业集聚平台。

4.2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产业发展稳定

社会化服务体系(见图4)能降低运营成本、稳定产业环境,是提高烟台市葡萄酒产业价格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4],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着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在农业生产机械、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控、气象灾害预警、酿酒技术咨询、葡萄酒灌装设备等领域的支持型机构,为烟台市葡萄酒企业提供专业的社会化技术服务,降低企业在相关生产活动的成本;组织搭建技术咨询平台,针对有需求的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保障葡萄酒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引进先进工艺与设备的葡萄酒企业,实现葡萄酒产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成立统一的葡萄酒行业组织,鼓励各企业间管理层、技术人员交流合作,健全信息沟通与服务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在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落实发展文明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与资金,为符合条件的葡萄酒企业提供特殊贷款;明确并规范葡萄酒产业的相关指标与办事流程,推动产区产业有序发展。

图4 社会化服务体系构成
Fig.4 Composition of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4.3 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产业支撑能力

政府应增加高端要素投入,转变葡萄酒产业发展驱动方式(见图5),从人才培养与引进、技术推广、数据服务、产权保护方面入手,强化科技对葡萄酒产业的驱动能力。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推动开设葡萄酒专业的驻烟高校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辅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葡萄酒产业发展高端智库;技术推广层面,结合驻烟高校、企业与葡萄酒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展适栽酿酒葡萄品种选育及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致力于农机设备研制、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研发,实现酿酒葡萄种植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数据服务领域,适应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需求,建设覆盖烟台市葡萄酒全产业链的数据服务平台,推动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落实新出台的《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夯实葡萄酒产区的保护管理。

图5 科技驱动示意图
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iven

4.4 拓展营销渠道,普及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带有浓厚的原产地域特点[25],应充分发掘烟台市葡萄酒文化特征,从品牌打造、营销渠道拓展、葡萄酒文化普及、城市建设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营销竞争力。品牌打造上,通过酒标设计、包装创新、地理标志保护、组织企业统一参加酒会等方式,着重打造烟台市葡萄酒产区整体品牌;营销渠道拓展领域,利用电商平台与自运营公众号,构建差异化营销渠道,合理提高营销人员待遇,保障营销竞争力;葡萄酒文化普及方面,加强舆论宣传,结合葡萄酒鉴赏与葡萄酒美食活动,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葡萄酒文化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市民主动消费意识,扩大消费群体;城市建设上,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区域,从园林景观、节日风俗、地标建筑等方面入手,围绕酒庄建设开展“葡萄酒+”产业建设,将烟台市海岸环境特点与葡萄酒文化充分融合,打造葡萄酒文化历史名城。

4.5 优化企业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鼓励葡萄酒企业从“公司+农户”向“公司+种植基地+种植户”的合作模式的转变,在园区选址与建设、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资金、税收优惠支持;引导种植户参与种植基地的交叉持股,优化葡萄酒企业与种植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企业核心管理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MERLI R,PREZIOSI M,ACAMPORA A.Sustainability experiences in the wine sector: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indicators system[J].J Clean Prod,2018,172:3791-3805.

[2]CONSTANZA B.Consumer brand loyalty in the Chilean wine industry[J].J Food Prod Mark,2015,21(4):442-460.

[3] FIGUER A B E,ROTARU E 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ine tourism sector in Chile[J].J Wine Res,2018,29(4):243-264.

[4]VARSEI M,POLYAKOVSKIY S.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A case of the wine industry in Australia[J].Omega,2017,66:236-247.

[5]李双奎,袁洁,孙旖彤.钻石模型视角下甘肃省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106-112.

[6]王蕾.基于“五力模型”的新疆葡萄酒产业价值链分析[J].中国酿造,2017,36(1):196-200.

[7]江海清,杨和财.新疆葡萄酒产业规划的新视角[J].北方园艺,2016(20):182-186.

[8]衣明丽,初颖,于泓,等.基于RBV 视角的烟台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酿酒科技,2020(4):135-140,144.

[9]“十四五”再出发,烟台葡萄酒产业朝500 亿元产值迈进[EB/OL].http://news.iqilu.com/Shandong/shandonggedi/20201231/4740869.shtml.

[10]王向荣.《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元旦起实施[EB/OL].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0/12/31/014129478.shtml.

[11]武运,田歌,陈新军,等.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趋势新视角探析[J].中国酿造,2018,37(10):195-199.

[12]李换梅,王华.基于RBV 视角的陕西合阳县葡萄产区竞争力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4):47-50.

[13]张红梅,曹晶晶.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2):18187.

[14]丛众华,刘伟成.乳山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2-156.

[15]樊婧.新疆葡萄酒产业的经济性优势与竞争力分析[J].酿酒科技,2020(6):134-137.

[16] ANNUNZIATA E,PUCCI T,FREY M,et al.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in attaining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Italian wine industry[J].J Clean Prod,2018,171:1300-1311.

[17]王超萍,胡文效,董兴全,等.山东省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酿造,2019,38(11):205-208.

[18]高京涛.立法规、强基础,烟台积极打造葡萄酒名庄集群[EB/OL].http://cada.cc/ltem/1160.aspx,2020-7-21.

[19]韩永奇.“十三五”时期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7,31(1):76-80.

[20]烟台出台加快葡萄酒休闲旅游发展的意见[EB/OL].http://ptjj.yantai.gov.cn/art/2018/4/10/art_1623934940.html,2018-04-10.

[21]李换梅,杨和财,王华.基于RBV 视角的我国葡萄酒产区竞争力研究[J].中国酿造,2016,35(10):189-192.

[22]孙志军.中国葡萄酒年鉴[M].烟台:黄海数字出版社,2017:144-147.

[23]张沛源.循环经济模式下葡萄酒产业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J].酿酒科技,2019(12):134-138.

[24]张锋.新疆葡萄酒产业优劣势及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酿造,2020,39(4):216-220.

[25]曾春水,王磊,王灵恩.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北方园艺,2019(3):167-175.

Competitiveness of wine industry in Yantai city based on resource-based view

GAO Xilong1,2,CHEN Xiaodong1,ZHAO Xianwen1,LI Kezhen3,CUI Xiaoyan1,WANG Chengguo1*
(1.Yantai Academ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ntai 264670,China;2.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Health,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3.Second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 264003,China)

Abstract:Yantai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ine-producing regions in China with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deep industrial foundation.In this paper,the resources of the production are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resource-based view (RBV),including basic resources,strategic resources and high-end resources.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ine industry in Yantai city was analyzed from five aspects,including price competitiveness,quality competitiveness,marketing competitiveness,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risk control competitiveness.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ine industry in Yantai city held advantages in natural conditions,scientific strength and marketing channels,but there were disadvantages in production cost,industry convergence and brand building.It was suggested building industry gathering platforms,improving social service system and increa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coul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ine industry in Yantai city.

Key words:resource-based view;Yantai city;wine industry;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TS264.2

文章编号:0254-5071(2021)06-0212-05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1.06.041

引文格式:高希龙,陈晓东,赵羡文,等.基于资源基础论视角的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酿造,2021,40(6):212-216.

收稿日期:2021-04-01

修回日期:2021-04-22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大学URP项目(U20203003)

作者简介:高希龙(1999-),男,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通讯作者:王承国(198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