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葡萄酒销售量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之一,但由于近年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葡萄酒产业仍然存在不饱和的问题,发展潜力较大[1]。后疫情时代各种不确定因素始终存在,数字化转型对于产业链高度耦合的葡萄酒行业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烟台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烟台葡萄酒也多次进入国内区域品牌榜的前十名,经过多年的探索,烟台葡萄酒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当前其各个环节数字化转型都十分成功,对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葡萄酒产业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葡萄酒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李瑞宁等[2]分析了宁夏地区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通过延长产业链,促进经营主体合作维护各方利益,发展智慧农业技术完善供应链来促进其产业融合。孙君宏等[3]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提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葡萄酒产业,进行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来实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GETZ D等[4]研究了加拿大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并着重强调可供观光的酒庄对实现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MITCHEL L R等[5]研究了法国香槟地区葡萄酒发展现状,发现当地葡萄酒第一、三产业融合情况较好,发展特色在于其与巧克力工厂、奶酪厂等合作推出衍生产品;二是从不同视角对葡萄酒产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如RIZZO A M[6]分析了在欧洲反垄断组织介入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当地葡萄酒产业的竞争情况并提出企业要进行合作来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高希龙等[7]以资源基础论视角发现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自然条件、科技水平、和营销手段而在成本、产业融合和品牌构建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徐先航[8]从贸易绩效视角建立评价体系发现我国葡萄酒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并提出通过产品创新、维持价格优势、加强合作交流来提高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葡萄酒产业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路径、行业竞争力等方面,鲜少有学者关注到葡萄酒产业链发展和创新链打造之间的交互关系。本文将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起来,基于“双链”协同视角分析烟台张裕葡萄酒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以期对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快速复苏提出有效建议。
企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9]。产业链是指一个行业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消费者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链条,各个环节的成功与否都会对整个产业链的平稳运转产生影响。创新链是指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参与方包括政府部门、供应商、科研机构、客户等。企业通过构建创新链调动各方资源和智慧,推动产品的技术革新和差异化发展[10]。
本文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模型如图1所示。企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是相辅相成、互利互惠的。企业的创新能够融入从上游基础到中游制造再到下游营销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实现技术、产品、管理以及营销等的创新,促进产业链的升级。而产业链的需要也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创新[11]。
图1 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模型
Fig.1 Collaborative model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其主要依托于不断发展更新的新型数字技术[12]。产业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全要素的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是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13]。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14]。数字经济的兴起为我国传统企业转型带来了机会,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也能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习近平主席曾提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传统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实现产量稳定增长。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注入了新活力,能够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促进企业快速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趋势[15-16]。
张裕集团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现已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包括解百纳、龙谕、海岛等,涵盖了干白、干红、起泡酒等多种口味和品质等级,其中葡萄酒营收占总营收的69.76%,是张裕的支柱业务[17]。除了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外,张裕还向全球市场输出产品,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为加速自身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统筹做好稳定生产、降低成本、技术创新、促进销售、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带动中国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张裕集团建立了从葡萄育种、采摘到葡萄酒酿造、加工再到葡萄酒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葡萄酒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并完善了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模式,成本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在推进技术精深发展、实现产品迭代更新、加强品牌市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张裕葡萄酒产品产业链创新协同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张裕产业链创新协同发展模式
Fig.2 Innov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Zhangyu
作为葡萄酒酿造的关键原料,葡萄的品质与种类尤为重要。张裕集团最初建厂时国内并没有适合酿酒的葡萄品种,仅靠从国外引进。后经长时间的选种和培育,各种品质优良的酿酒葡萄在烟台地区成功种植。其中包括张裕集团旗下最著名的“解百纳”品牌干红葡萄酒的酿酒原料—蛇龙珠葡萄和国宴指定用酒爱斐堡的原料—赤霞珠葡萄。当前,张裕在国际酒城建立了专门的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研究,集团培育出烟73、烟74两种品质优良的色素葡萄,解决了葡萄酒产业长期以来色泽不足的问题。在葡萄采摘环节,张裕拥有独特的成熟度衡量标准,分别测量糖度、酸度、色度、多酚指数、健康状况五个指标确定葡萄是否需要采摘,并根据这些指标对葡萄进行分类,确定酿造的葡萄酒类型。
葡萄酒的生产可分为压榨、发酵、陈酿、调配、灌装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上张裕都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创新。如在陈酿环节,张裕统一采用以法国中部产区的细纹理橡木为原料的橡木桶并严格控制酒窖的温度和湿度;陈酿过程中,对于每种酒张裕的酿酒师每周至少会品尝一次,来充分了解酒的微妙变化。在设备方面,张裕配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质量分析仪器,如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等用于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了张裕独有的葡萄酒质量指纹图谱,来指导酿造工艺并定向控制葡萄酒的质量和风味。在储藏方面,张裕进行了基地管理创新,将基地分为高档酒基地、优质酒用基地、普通酒用基地进行定向管理、定向收购等。在人才方面,张裕培养了拥有100多名优秀的酿酒师和品酒师的队伍,掌握了先进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具备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2.4.1 线上营销
张裕集团在下游葡萄酒线上营销环节的创新协同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团队数字化创新、经营平台创新和经销商模式创新。首先,与其他集团普遍自产自营不同,张裕与专业网络技术公司宜信科创合作成立宜信数字化营销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线上营销,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线上运营、推广、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第二,与其说张裕进行经营平台创新,不如说张裕能够抓住机遇,及时追赶“社群营销”的热潮。当前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加入了做“社群”的领域中,张裕也不例外。作为葡萄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张裕将“流量为王”的创新理念融入企业营销中,率先推出了“张裕品质生活+”的微信小程序,三年之内拥有了千万名会员用户,产品知名度以及消费者忠诚度逐渐提高。最后,张裕实现了经销商模式创新。大部分企业进行线上营销时往往直接会与原本的经销商割裂,而张裕则打造了专门的云店系统管理结构,帮助经销商入驻线上商城,通过这一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企业对各门店销售情况的监控能力。
2.4.2 线下营销
张裕在线下营销环节实现了管理创新。其全国上下共有超过650个城市营销中心,6 000多个经销商,对经销商实行了一种“一级直接管理,二级由一级进行拓展和管理”的分级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司信息上传下达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外,张裕开创了“四位一体”的经营新模式,在全国各大葡萄产区建立集酿酒、旅游观光、会务、培训众多功能于一体的酒庄,如北京爱斐堡国际酒庄、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新疆张裕巴保男爵酒庄等。构建了完善的葡萄酒主题文化旅游体系,借助旅游对产品进行推广营销,提高了张裕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张裕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早已应用于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游葡萄采摘环节,张裕引进了大型自动化采摘机械,保证了果实的完整性;当葡萄进入发酵中心后,采用自动验糖、称重,根据五大指标将不同的葡萄进行综合分类,确定可以酿造的葡萄酒类型,进行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通过层层检测才可以进入发酵环节。
在产业链中游加工制造环节,张裕实现了更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酿酒过程中张裕开发了全自动发酵控温系统,果浆自动传输、敷料自动添加然后进行自动喷淋和循环,依靠机器严格控制每批酒的配方和配比,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取果皮中的色素以及气味,调配出具有特色的葡萄酒并保证统一批次的葡萄酒风味稳定均衡。全程电脑控温,使发酵温度始终处在最佳温区之间,加大了张裕的葡萄酒发酵能力,保证了葡萄酒产品的果香和酒香。在酒瓶包装环节,张裕采取了“一瓶一码”的新型溯源系统,与腾讯联合开发了中国酒行业的首个区块链平台[18],实现了生产、流通环节全过程信息透明可追溯,有效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
在企业的组织管理方面,张裕首先引入德国思爱普公司研发的SAP管理软件,对企业的财务成本、生产制造、产品质量、宣传销售等众多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阶段,其推广应用大大加快了张裕处理大量复杂数据的速度,促进其管理朝着现代化的趋势发展。
在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张裕也逐步实现了数字化转型。2019年张裕首次提出打造“中国葡萄酒百万代言人”的数字化营销策略,开始借助大数据寻找核心用户[19]。张裕顺应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的趋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社群,通过知识营销将潜在用户变成真正消费人群,率先培养一批葡萄酒产品的意见领袖,借助意见领袖的知名度来推广宣传自己的品牌,充分实现了产品营销由线下转为线上的数字化转型。
烟台统计局显示,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品牌价值达到852亿元,是烟台市应重点发展的项目。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充分贯彻葡萄酒产业链各个环节以及主体,包括政府、葡萄酒组织和用户。
4.1.1 增强数字化转型扶持力度
政府需要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积极参与5G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区块链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建设,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坚实基础。从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扶持数字化企业落地烟台市,为葡萄酒企业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补贴。
4.1.2 建立统一的产学研数字化研究体系
烟台市葡萄酒牵头组织协调,与知名酒企(如张裕、长城)、多家科研院所(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联手,通过产学研数字化研究中心来整合各地区人才、技术、基础设施资源等,以行业领头人的身份组织鼓励所有葡萄酒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统一实现数字化种植、采摘,数字化酿造加工,数字化营销。
4.1.3 培养用户的数字化消费模式
培养用户以数字化的思维去选择产品,用户无需经过过多思考便可以找到心仪产品。这就要求企业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简化用户挑选产品的步骤,降低用户选择成本。企业可以开通用户体验渠道,让用户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用户进入种植基地采摘葡萄,参与到葡萄酒酿造环节、包装设计环节等,让用户亲手定制自己喜爱的产品。提高用户参与度的同时收集用户喜好,根据大数据形成详细的用户画像,从而实现用户精准对接,提高买卖双方之间的交互,有效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
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动态耦合过程表现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融合,通过不断创新对产业链进行重新设计改造,而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能够引领创新链上的创新活动持续进行。二者相互促进,因此可以通过产业链增值来助推葡萄酒产业数字化转型。
4.2.1 合理布局产业集群
烟台市孕育了张裕、长城、君顶等本土葡萄酒品牌,是我国主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其发展规模较大,但存在发展同质化严重、不同品牌之间竞争激烈的问题。烟台市葡萄酒全产业链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应充分利用产业发展集中、经营主体丰富的优势形成产业集群[20-21]。规模经济可以获得更大的边际效益,但资源过度集中容易导致发展效率低下,从而降低边际效益[22],因此烟台市政府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减少同类型组织之间的内耗行为,相关部门应对葡萄酒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在充分利用规模化效应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烟台葡萄酒全产业链增值,最终助推数字化转型。
4.2.2 增值产业链关键环节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葡萄酒产业链涉及到葡萄种植户、设备供应商、葡萄酒公司、酒庄、物流供应公司、商超卖场、广告商等多方主体,其关键环节在于中游酿造加工环节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下游营销环节的产品推广。
酿造技术属于企业无形资产[23],且酿造工艺技术壁垒较低,其外部性特征导致相同组织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竞争[24]。因此,企业需要结合产区原料特色研发具有特色的酿造技术,想要不断对关键技术进行突破,还需要不同企业协调合作,形成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助力关键技术研发。
营销是与消费者最近的环节,可挖掘的潜在价值空间较大。在产品方面,企业可以对经典产品组合推出套装系列,通过将中高端产品重新包装为“大单品”等创新方式提高消费者兴趣。在营销手段上,加大葡萄酒保健功效的宣传[25],吸引更多重视养生群体选择健康酒品;大型企业可以定期开展葡萄酒节、展销会等交流活动[26]提高消费者感知度。中小型企业应当把“流量”作为主要抓手,利用微信社群、微博、短视频进行传播广泛、成本低、效果显著的线上推广。
通过对“双链”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葡萄酒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充分贯彻数字化理念,让创新链上的各个主体共同努力,将数字化创新全面融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本文以烟台张裕为例,通过分析该集团的产品数字化转型情况发现政府需要加大资金和政策创新扶持力度为产业构建坚实基础,企业加强与当地研究院、高校等的合作完成创新突破,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用户精准对接,注重重要环节的创新发展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1]王静.张裕葡萄酒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2.
[2]李瑞宁,王国庆,虎亚观,等.宁夏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路径[J].中国酿造,2023,42(1):244-247.
[3]孙君宏,刘晨.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探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4):100-104.
[4]GETZ D,BROWN G.Benchmarking wine tourism development[J].Int J Wine Market,2006,18(2):78-97.
[5] MITCHEL L R,CHARTERS S, ALBRECHT J N.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wine tourism product[J].Ann Tourism Res,2012,39(1):311-335.
[6]RIZZO A M.Competition policy in the wine industry in europe[J].J Wine Econ,2019,14(1):90-113.
[7]高希龙,陈晓东,赵羡文,等.基于资源基础论视角的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酿造,2021,40(6):212-216.
[8]徐先航.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贸易绩效评价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171-174.
[9]孙琴,刘戒骄,徐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理论逻辑、现状与思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43(12):35-49.
[10]柳毅,赵轩,杨伟.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经验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3(3):4-14,156.
[11]梁树广,张芃芃,臧文嘉.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耦合协调度与耦合路径研究[J].调研世界,2023(1):53-60.
[12]余南平.全球数字经济价值链“轴心时代”的塑造与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4):124-135,183.
[13]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J].改革,2019(8):61-70.
[14]王玉柱.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政策竞赛和规模经济驱动下的分化与整合[J].国际展望,2018,10(4):60-79,154-155.
[15]张虎,高子桓,韩爱华.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理论与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5):46-67.
[16]石建勋,朱婧池.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特点、趋势和中国应对[J].经济纵横,2022(11):55-63.
[17]扈珺,阮仕立,范建波,等.张裕品牌的超级IP开发策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2(4):90-94.
[18]筱鹂.张裕将开放区块链溯源平台[J].酿酒科技,2022(9):136.
[19]张裕.张裕战略携手苏宁加速全渠道布局及数字化转型[J].中国酒,2020(1):72-73.
[20]杨文光,苗莉,李丽媛,等.基于“微笑曲线”的新疆葡萄酒产业链增值路径[J].中国酿造,2023,42(2):258-262.
[21]张锋.新疆葡萄酒产业价值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酿造,2020,39(9):215-219.
[22]刘勋菊,王丽,吴思澜,等.亚洲葡萄酒市场格局及中国葡萄酒产业前景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2):68-74.
[23]张远记,渠继光.后疫情时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数字化创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2(3):84-88.
[24]张锋.新疆葡萄酒产业价值链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酿造,2019,38(9):212-216.
[25]王蕾.基于“五力模型”的新疆葡萄酒产业价值链分析[J].中国酿造,2017,36(1):196-200.
[26]赵耀,张文丽,林富强.葡萄酒类会展促进产业融合的机制分析[J].中国酿造,2019,38(8):211-215.
Analysis on collabor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wine industry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in Yantai city
——Take Zhangyu in Yantai for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