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黄小刚

(贵州民族大学 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文化赋能是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酱香型白酒产业新消费升级的市场诉求和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借助文化赋能,能为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业态、营造新场景、开拓新市场。酱香型白酒产业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面临新消费升级及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该文结合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文化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从5个方面提出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持续增强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助力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文化;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路径

近年来,在“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赋能”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领域的高频词。“赋能”作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和重要驱动,日渐受到不同行业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实践,以求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学者对价值网络中的赋能与价值共创、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演进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了多种形式和类型的赋能对价值创造所具有的正向作用和意义[1]。不同于管理学领域的授权赋能和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技术赋能[2],文化赋能强调文化对组织价值创造的驱动作用,正是凭借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乃至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带来的文化生产力等,促进了特定组织和产业实现价值多元创造、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革新,推动了特定组织和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国酱香型白酒产能约60万kL,约占全国白酒产能的8.4%,实现销售收入1 900亿元,同比增长22.6%,约占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的31.5%,实现利润约780亿元,同比增长23.8%,约占全国白酒行业利润的45.8%[3]。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各种资本入局酱香型白酒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了库存增加、竞争加剧、品牌混乱等问题。回归理性,坚守品质,深挖文化,做强品牌成为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向。2022年以来,习酒集团发布以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升级版“品牌战略”,金沙酒业集团发布“美好文化战略”,茅台集团定位“美时代”,极致“渴望美”等均在布局文化战略,强化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赋能,塑造文化品牌。

因此,基于酱香型白酒产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消费升级及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等现实背景,结合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文化对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出文化赋能对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酱香型白酒产业培育新业态、营造新场景、开拓新市场,赋予酱香型白酒产业文化之魂,助力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

1.1 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4]。“高质量”是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的。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揽,是从追求高速度向追求高质量的根本转变。酱香型白酒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就业面广、消费群体大等特点,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拉动作用,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6]。近年来,酱香型白酒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开始逐步进入产业调整期,整体呈现出向核心产区、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集中的发展趋势,表明酱香型白酒产业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提炼和创造性利用,是促进酱香型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酒兼具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要实现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坚守匠心酿造高品质白酒,更需要深挖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转化、利用与赋能,进一步丰富酱酒产品的内涵和形式,提升酱酒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通过文化创意和现代设计,对酱酒产品注入更多美感、情感、理念等文化元素,融入符合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文化价值,使消费者在关注酱酒产品文化内涵和人文特征时唤起购买欲望[7]

1.2 酱香型白酒产业新消费升级的市场诉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随之出现了巨大转变,涌现出一批追求品质、健康、休闲、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消费群体,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消费习惯的新消费模式。在新消费模式下,消费需求从满足日常需求向追求品质转变,“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8],消费行为由注重商品和服务的实用功能向文化功能和价值消费转变。很多消费者在商品购买过程中,更加注重特定商品和品牌所代表的质量承诺和蕴含的文化内涵,他们也更加愿意为该商品和品牌所承载的品质和文化支付额外的溢价[9]

酱香型白酒产业新消费不仅体现在新消费渠道、新消费场景、新消费群体等层面,更体现在新消费需求层面。近年来,尤其在酱香型白酒品类的驱动下,酱香型白酒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消费者对高品质、高端酱香型白酒品牌更加青睐,对纯粮酿造、年份酒等体现白酒健康、优质等元素更加关注[10]。酱香型白酒消费更加理性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白酒的品质、蕴藏的文化内涵、带来的精神满足以及传达的价值观成为消费核心”[11]。文化内涵、情感共鸣、价值主张等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为酱香型白酒市场新消费的主要诉求。

1.3 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赤水河流域为纽带,以贵州仁怀经济开发区、贵州习水经济开发区、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是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的核心区和主产区。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12],《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持续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13],这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规划了未来目标、赋予了政策保障。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不仅需要具备一定规模的白酒生产基地、配套完善的白酒产业基础设施和较为健全的白酒产业链,更需要多元、厚重的酒文化内核为支撑。纵观莱茵河中上游河谷、卢瓦尔河谷、波尔多月亮港等世界著名的红酒产区,因其突出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酒的酿造与生产为核心的文化景观系统,与酒的生产和消费相关的各类设施和民俗活动等而成为世界遗产[14]。文化始终伴随着这些红酒产区的建设与发展全过程,并在这一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赋能作用。当前,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更多地是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强调产区规模、产业体系、产值增长等经济问题,没有从酒文化历史梳理、酒文化内涵挖掘、酒文化体系建设、酒文化品牌传播等层面构建全面系统的酱香型酒文化体系,而这恰恰是建设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的必然要求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加强酱香型白酒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强化国际酒文化交流对话,促进酒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举措。

2 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2.1 文化为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业态

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有关酒事的一切文化成果,是围绕酒的酿造与饮用而形成的一系列成果的总和,是包括酿造技艺、酿造设备、酒俗、酒器、酒史、酒政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淀的,通过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的,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对象、环境、条件、智能和创意的文化要素的综合[15]。这些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酒文化内容,不仅为白酒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白酒产业的业态创新与多元发展提供了依据。酒文化资源作为基础性要素,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智慧,经过文化创意的赋能和现代技术的转化,从而实现酒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育和打造以酒文化为主题且区别于传统白酒产业的酒文化相关产业新业态。如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以茅台酒文化为主题的酒文化演艺产品《天酿》,以酱香型白酒酿造者“酉酉”对酱香型白酒酿造技艺的一生追寻为主线,讲述了酱香型白酒从原料来源、酿造技艺、勾调技艺到最终酿造成为高品质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历程。该文化演艺产品的打造是充分挖掘地方酒文化资源,通过舞台化创意转化并借助现代歌舞、视频、特效等技术予以呈现的结果,也是展现当地独特而悠久的酒文化发展历史、推动当地酒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呈现以酒文化为主题的白酒相关产业新业态。

2.2 文化为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新场景

随着新消费的持续发展与升级,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对新消费的进一步激发,酱香型白酒产业的消费场景也产生了显著变化,“云约酒”、“云店”、“i茅台”等新消费场景建设层出不穷。这类新消费场景基本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融的新型消费渠道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人性化的消费体验和服务。然而,随着现代白酒消费者对白酒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白酒文化的消费新场景建设变得日益迫切。

以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提出的场景理论,强调在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上,加入文化和美学要素,使场景成为承载文化价值、突出文化品质、彰显文化特色的社会空间[16]。对酱香型白酒产业而言,除了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融的新消费场景之外,更加需要基于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新消费场景。然而,现有的各种酱香特色酒庄、酱香主题酒道馆、酱香酒文化体验中心等大多属于酱香酒展示与品鉴空间,物理空间特征显著,文化空间营造不足。因此,可以通过在这些物理空间中融入更多酱香型酒文化元素,讲好酱香型酒文化故事,赋予酱香型酒文化内涵,重塑酱香型酒文化场景,来推动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新消费场景营造,为消费者提供酒文化深度体验,并以酒文化体验带动白酒消费。

2.3 文化为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开拓新市场

白酒市场消费群体年轻化已然成为白酒产业发展大势,是白酒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市场布局的新领域。根据中国白酒消费者年龄分布调研数据显示:现在中国白酒消费70后占40%,80后、90后占26%,50后占34%,白酒主要消费群体平均年龄39岁,70后、80后、90后将成为白酒消费主体[17]。尤其是伴随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在中西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消费群体,拥有强烈的自我表达诉求,更加具有文化理性、追求质量、热衷创意[18],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50后、60后等老一辈白酒消费者而言,主要体现为对白酒的消费选择呈单一性,针对消费目的的情感联络性、文化传承性和社会交往性等特点,酒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载体,发挥着沟通与桥梁的作用。80后、90后等现代年轻消费群体有白酒、葡萄酒、啤酒、果酒等更加多元的酒类饮品选择,对酒类消费的需求和方式更加多样,更加强调个性化追求与情感共鸣,更加凸显个人对酒的文化偏好与情感关联[19],将白酒消费视为体验和享受的过程,而不仅仅将酒作为一种社交润滑剂。因此,白酒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传递的文化价值、体现的文化品质、倡导的文化生活、催生的文化共鸣等文化元素日益成为现代年轻消费者进行白酒消费时的重要意愿参考,是白酒企业抓住新机遇、开拓新市场的重要策略选择。如金沙酒业集团推出的“摘要”酒品牌,以“书读经典,酒饮摘要”的广告宣传和书本式的包装设计,向消费者传递出“摘要”酒乃酒中精品的市场定位和读经典书籍、品高端酱香型白酒的文化主张,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喜爱,2021年,“摘要”酒以37.6亿元的销售额成为酱香型白酒领域的爆款品牌[20]

3 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在扎实做好白酒质量、安全、产业规模等产业发展“硬功夫”基础上,深挖文化内涵、深化文化融合、强化文化叙事、优化文化传播,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智慧赋能,为酱香型白酒产业赋予文化之魂,持续增强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软实力”,助力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1 深挖文化内涵,酿造高品质文化酱香型白酒

不同于其他商品,酒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化符号意义,历经不同历史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的文化赋能,更是赋予了酒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发展至今,酒的品类、酿酒工艺、饮酒方式、饮酒礼仪、社会地位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酒作为一种饮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一直延续和发展至今,并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酱香型白酒作为现代白酒的一种类型,既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也同样承载着我国白酒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品位赋能酱香型白酒品质,以文化消费带动酱香型白酒消费,文化内涵的挖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酱香型白酒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酒以成祀、酒以成礼、酒以成诗,酒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通过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与酱香型白酒产品的文化定位、市场定位等相结合,从而深化酱香型白酒文化内涵。习酒是文化酱酒建设的典型代表和成功案例之一,习酒以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文化为基底,主张并塑造了独具习酒特色的“君品文化”,强调企业要固守君子操守,酿酒人要有君子之风,产品要是酒中君子,卖酒人要有君子之德,饮酒人要有君子之好,合作伙伴要有君子之为。习酒倡导“弘扬君品文化,酿造美好生活”,以“君品文化”为准则,对内对企业管理、酱酒酿造等进行严格要求,对外倡导行业规范、塑造文化形象,以“君品文化”贯穿习酒生产、管理、营销等全产业链。

二是以酱酒品牌自身的历史文化深化酱酒文化内涵。“汉家蒟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内容。通过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酱香型白酒品牌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历史,建设酱香型白酒品牌文化博物馆和酱香型白酒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加强酱香型白酒历史文化研究,传播酱香型白酒品牌历史文化,从而增强酱香型白酒产品的历史厚重感,以历史文化深化酱香型白酒文化内核。

三是以现代时尚文化丰富酱香型白酒文化内涵。酱香型白酒企业应充分结合现代化、年轻化、国际化的时尚文化,从酱香型白酒的口感调整、酒精度调整、包装设计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文化价值主张等层面,赋予传统酱香型白酒品牌更加时尚化、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加契合现代年轻消费群体的文化偏好和消费需求。同时,注重开发口感柔和、酒精度适中、包装设计精美的酱香型白酒产品和品牌,以满足现代年轻消费群体,尤其是女性消费群体对酱香型白酒的消费需求。

3.2 深化产业融合,优化酱香型白酒文化相关业态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特征,强调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形态。酱香型白酒产业在现代产业演化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在产业内部及与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发展格局,其中,以特色酒文化为主题,基于“酒文化+”的酒文化相关业态成为酱香型白酒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并优化以酒文化旅游、酒文化创意、酒文化演艺、酒文化博览、酒文化节庆等为主要内容的“酒文化+”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酒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促进酱香型白酒文化传承与传播、推动酱香型酒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酒文化+”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又将反过来优化以酱香型白酒产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和健全现代酱香型白酒产业体系,促进白酒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三链合一和产业效果、产业效率、产业效益的三效合一[21],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酒文化旅游为例,需突破传统白酒工业旅游的局限,深度开发包含高粱种植基地观光体验、酒文化遗迹、酒文化节庆、酒文化博览、酒文化演艺等在内的多元化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酒文化旅游“从原有单一的景点、景区打造向集游览、娱乐、休闲、体验、研学、会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度假型旅游产品打造转变”[22],满足消费者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互动化酒文化旅游需求,实现以酱香型白酒产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3.3 强化产区引领,做好酱香型白酒产区文化叙事

以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古蔺县等地为代表的赤水河流域酿酒区域作为世界酱香型白酒的主产区,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璀璨的酒文化内容,且“赤水河流域酒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独特性”[23]。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必须要在深入挖掘产区酒文化发展历史基础上,提炼产区酒文化精华和特色,从生态环境、酿酒历史、酿酒技艺、酿酒饮酒习俗等层面构建以产区为地域单元的酱香型白酒文化共同体,持续不断地深化和输出产区酒文化叙事,实现酱香型白酒文化的系统建设与整体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强化产区酿造生态叙事,凸显赤水河流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所具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上的有效做法与经验,以及独具特色的酿酒微生物环等;二是强化产区酿酒历史叙事,基于历史考古、古籍研究等方式,深入挖掘和梳理赤水河流域酿酒历史脉络和酱香型白酒发展历史,尽快构建赤水河流域酿酒历史体系和酱香型白酒发展历史体系;三是强化产区酿造技艺叙事,从糯红高粱种植与收割工艺、制曲工艺、制酒工艺、坤沙与淬沙工艺等层面,系统构建和呈现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技艺体系;四是强化产区酿酒饮酒习俗叙事,从以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重阳祭水等为代表的酿酒习俗和以划酒拳、猜酒令等为代表的饮酒习俗层面,持续优化赤水河流域酿酒饮酒习俗研究与传播。

3.4 注重品牌塑造,优化酱香型白酒品牌文化传播

品牌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产品知名度,更体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反映了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偏好,是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该产品而不买其他产品的重要依据。酱香型白酒品牌的塑造与传播,需要从产品品质、文化内涵和产区建设三个维度协同推进。首先,要强调品质的第一性。只有过硬的品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原初需求,也只有过硬的品质才能保证品牌的持久竞争力。其次,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赋能。如果品质是品牌的躯干,那么文化就是品牌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品牌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干。纵观国内主要酒文化品牌,无不因其文化而知名,如茅台酒的历史文化、习酒的君品文化、泸州老窖的历史文化、江小白的青年文化等。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和消费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品牌之间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比较过程[24]。第三,要强化产区叙事。产区不仅仅是企业的聚合与产业的聚集,更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品牌的背书。酱香型白酒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是对赤水河流域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与主产区建设的有力支撑,反过来,后者又将对酱香型白酒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提供品质保证、文化赋能与品牌背书。

3.5 增强科技赋能,推动酱香型白酒产业智慧化升级

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酱香型白酒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技术驱动。生产酿造层面,改变白酒产业手工酿造的传统做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赋能与助力,通过机械化摊晾、机械化上甄等方式,推动酱酒酿造环节从人工化、机械化再到智慧化的变革与升级,提升酱香型白酒产业生产效率;仓储管理层面,通过建设由立体货架、输送线、信息读取装置、子母车、认址条码、货物提升机、母车提升机、电器控制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手持终端等构成的智能立体仓库,在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酒库用地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酱香型白酒存放、监控、出库等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市场消费层面,依托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5G等现代数字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借助抖音、快手等国内主流电商直播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慧化、互动化、便捷化的体验和服务,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便能实现对特定产品的全方位了解和消费;市场信息层面,基于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美团集团、腾讯集团等国内主要互联网平台上关于酱酒消费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够及时掌握产品的消费群体和需求信息[25],为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分析消费特征、剖析市场问题、研判市场走向、制定市场战略等提供决策参考。

4 结语

随着酱香型白酒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文化越来越成为各大企业培育新业态、营造新场景、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抓手,成为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赋予酱香型白酒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酒文化的转化利用,发展酒文化相关业态,强化世界级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与主产区文化叙事,做好产区文化国际传播等,为酱香型白酒产业赋予文化之魂,持续增强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软实力”,助力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辉,邓伟,陈凌子.基于滴滴出行的平台企业数据赋能促进价值共创过程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8):8-17.

[2]孔海东,张培,刘兵.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构建——基于赋能理论视角[J].技术经济,2019,38(6):99-108.

[3]行业经济.2022年酱香白酒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需求调查分析[EB/OL].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20729/171439214.shtml.

[4]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5]新华网.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1103/c1024-31917563.html.

[6]曾祥凤,陈一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研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4):1-16.

[7]陈文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新时代的十大新消费趋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70-79.

[8]廖红伟,张莉.新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人民论坛,2019(26):86-87.

[9]毛中根,谢迟,叶胥.新时代中国新消费:理论内涵、发展特点与政策取向[J].经济学家,2020(9):64-74.

[10]中国酒业报道.一季度京东白酒报告:浓香销量超酱香居首位清香搜索量排第一[EB/OL].https://xueqiu.com/8172837695/222335966.

[11]杨柳,王霜伶.三新消费助力后疫情时代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酿酒科技,2021(7):135-142.

[12]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26/content_5670527.htm.

[13]贵州省人民政府网.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uizhou.gov.cn/zwgk/zdlygk/jjgzlfz/ghjh/gmjjhshfzgh_5870291/202109/t20210913_70082489.html.

[14]张琪.酒文化传承的国际经验——基于世界遗产酒文化传承案例分析[J].酿酒科技,2015(4):112-115.

[15]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16]张译心.从场景理论中发掘城市文化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8-7(06).

[17]刘晶晶.多酒企尝试“白酒年轻化”路线[J].中国食品,2015(6):65-67.

[18]张毅,田金洁.国潮当道,解码国人生活消费趋势[J].现代商业银行,2021(24):36-43.

[19]张剑渝,李金哲,徐杨.中国白酒企业发展新方向——白酒消费年轻化[J].中国酿造,2021,40(11):227-230.

[20]经济观察.斩获“2022中国酒业杰出酱酒品牌”,摘要酒彰显头部品牌力量[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463452789737939&wfr=spider&for=pc.

[21]肖远平.推动贵州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N].贵州日报,2021-02-24(011).

[22]黄小刚,刘星.酒旅融合:“十四五”时期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进路[J].西部旅游,2022(2):1-4.

[23]黄小刚.赤水河流域酒文化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9,38(12):205-207.

[24]郭旭,徐志昆.贵州白酒品牌体系构建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20,33(4):19-29.

[25]蒋忠珍,何景明.基于在线评论的高端酱香型白酒消费特征分析——以飞天茅台酒在京东上的在线评论为例[J].中国酿造,2021,40(10):235-238.

Mechanism and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 empowered by culture

HUANG Xiaoga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Center,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Cultural empowerment is the internal demand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 market demand for new consumption upgrading of sauceflavor (Jiangxiangxing) Baijiu industry,and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 core area and main production area.With the help of cultural empowerment,it could cultivate new business forms,create new scenes and explore new market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 has shifted from a stage of rapid growth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and it is facing new consumption upgrad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re areas and main production areas.Under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the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the role of culture i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ijiu industry was analyzed.The practical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 was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cultural soft power"of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 development,and help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sauce-flavor Baijiu;culture;Baijiu industry;high-quality development;mechanism;path

中图分类号:TS262.3

文章编号:0254-5071(2023)06-0257-05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3.06.041

引文格式:黄小刚.文化赋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J].中国酿造,2023,42(6):257-261.

收稿日期:2022-09-08

修回日期:2022-11-08

基金项目:2022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2GZQN12);2022年度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GZLCLHZXYB-2022-16)

作者简介:黄小刚(1990-),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