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精油及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马 钤1,胡 涛1,郭川川1,李 镓1,熊 伟2*

(1.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摘 要:为提高甘松精油提取效率,该试验以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甘松精油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精油最佳条件为NaCl含量3%、料液比1∶5(g∶mL)、浸泡时间5 h、蒸馏时间4 h。此优化条件下甘松精油得率为3.72%。GC-MS结果表明,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主要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且以倍半萜数种类最多。该研究优化了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的工艺,可为甘松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法;甘松;精油;提取条件优化;挥发性香气成分

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为败酱科甘松属草本植物。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或阴干。味辛,性甘温,有行气止痛和增进食欲的功效[1-2]。甘松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表面棕褐色,常用于卤水、火锅底料中,使产品的颜色变得更有色泽,同时甘松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在熬制的时候营养物质会逐渐溶入汤汁,能促进人体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可缓解头痛、感冒发烧等症状。甘松香味浓重且独特,不容易被掩盖,常用于提香和增加产品的层次感。甘松在味觉上带有明显的辛感、苦涩、回甘、凉感,能增加产品辣味层次,缓辣赋香,中和其他香料的作用[3]

目前关于香辛料精油的提取主要有超临界CO2萃取[4-5]、压榨法[6-7]、溶剂提取法[8-9]、亚临界萃取[10-11]、水蒸气蒸馏法[12-13]及一些辅助方法(超声波[14]、微波[15]、酶解[16]等)。超临界CO2提取法操作温度较低,可防止热敏性物质被破坏,能最大限度保留精油香气和滋味成分,且无溶剂残留,但操作压力大,对设备要求高,产能较小,成本较高;压榨法操作简便,提取的油脂营养成分保护较好,但是对油脂的利用率不高;溶剂提取法精油颜色较好,得率较高,但是后期去除溶剂较麻烦且产品易残留溶剂;亚临界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提取得率较高,精油活性成分保护更好,易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但脱除溶剂成为必要工序,有食品安全隐患;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材料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离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此法操作简单,设备简单,提取条件不苛刻,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在水蒸气蒸馏中可提高精油得率,利用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精油鲜见报道[17]。本试验以甘松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甘松精油水蒸气蒸馏提取最佳提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提取所得甘松精油进行了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为甘松精油的开发和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甘松:四川味觉食品有限公司;氯化钠(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YFZL-6A水蒸气蒸馏仪:上海弋研仪器有限公司;BC1002电子天平:成都特思特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9000气相色谱仪、5977B 质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WFJ-60食品香料粉碎机:江阴市普友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甘松精油的水蒸气蒸馏提取

甘松置于多功能热泵干燥车间中,60 ℃连续干燥,调节水分至约10%。采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备用。取一定量甘松粉、NaCl加入水蒸气蒸馏仪,浸泡一定时间后通入冷凝水,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停止加热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收集甘松粗油,分子蒸馏除水得甘松精油[18]

甘松精油得率计算公式如下:

1.3.2 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工艺优化

(1)单因素试验

NaCl含量的确定:在料液比1∶3(g∶mL)、浸泡时间1 h、蒸馏时间3 h条件下,NaCl含量分别设置为0、1%、2%、3%、4%,考察NaCl含量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料液比的确定:在NaCl含量1%、浸泡时间1 h、蒸馏时间3 h条件下,料液比分别设置为1∶1、1∶3、1∶5、1∶7、1∶9(g∶mL),考察料液比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浸泡时间的确定:在NaCl含量1%、料液比1∶3(g∶mL)、蒸馏时间3 h条件下,浸泡时间分别设置为0 h、1 h、3 h、5 h、7 h,考察浸泡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蒸馏时间的确定:在NaCl含量1%、料液比1∶3(g∶mL)、浸泡时间1 h条件下,蒸馏时间分别设置为1 h、2 h、3 h、4 h、5 h,考察蒸馏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2)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甘松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4个因素(NaCl含量、料液比、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采用L9(34)试验设计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蒸馏工艺。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

表1 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条件优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s for optimization of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extraction conditions by steam distillation

1.3.3 甘松精油挥发性风味成分GC-MS分析

样品预处理:甘松油样品,使用正己烷稀释至浓度1%,除水后过膜,然后进行GC-MS分析。

GC条件: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m)色谱柱;载气为高纯氦气(He);进样口温度250 ℃;流速1.4 mL/min;分流比33∶1;气化室温度250 ℃;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 ℃,保持3 min,5 ℃/min升温至250 ℃,保持20 min。

MS条件:电子电离源(electron ionization,EI);离子源温度250 ℃;电子能量70 eV;扫描范围45~350 amu。

定性定量方法:利用Mass Hunter工作站,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17质谱库检索鉴定各种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1.3.4 数据处理

试验样品均有3次以上独立重复,所有数据均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进行统计。采用Origin2018制图。正交试验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设计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DPS)7.5,P<0.05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

2.1.1 NaCl含量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蒸馏水中添加一定浓度NaCl可增加原料组织细胞内外渗透压,使油脂类物质更易渗出。由图1可知,NaCl含量在0~3%范围内的增加,甘松精油得率不断提高。当NaCl含量为3%时,甘松精油得率最高为3.41%;NaCl含量继续增加,精油得率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随着NaCl含量的增加,盐水浓度升高,水蒸气沸点升高进而蒸馏温度升高,导致精油损耗增加,同时过量NaCl更易引起爆沸,精油中挥发性成分损耗也会增加,导致得率下降,另外增加NaCl含量也会增加生产成本,也会给后续的提取液废液处理增加难度[19]。因此,综合考虑精油得率、生产成本等因素,选择最佳NaCl含量为3%。

图1 NaCl含量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NaCl concentration o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yield

2.1.2 料液比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合适的料液比能加快液固相的相对运动速度,从而促进有效物质的溶出。料液比过高时,香料无法充分浸泡,不利于精油的溶出和扩散;料液比较低时,有效物质有可能会被稀释,不利于精油随水挥发[20]。由图2可知,随着料液比在1∶1~1∶5(g∶mL)范围内的降低,甘松精油得率随之迅速上升;当料液比由1∶5(g∶mL)降低至1∶7时,精油得率增加不显著,继续降低至1∶9(g∶mL)时,精油得率显著降低。因此,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料液比为1∶5(g∶mL)。

图2 料液比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material and liquid ratio o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yield

2.1.3 浸泡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前,适当浸泡有利于组织细胞的膨胀,提取时细胞内的成分更易浸出,从而提高精油得率。但浸泡时间过长,特别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香料易发酵变质,化学成分有可能遭到破坏[21]。由图3可知,随着浸泡时间在0~3 h范围内的增加,甘松精油得率随之快速增加;当浸泡时间在3 h时,甘松精油得率最高,为3.47%;当浸泡时间超过3 h之后,甘松精油得率显著降低。因此,选择最佳浸泡时间为3 h。

图3 浸泡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soaking time o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yield

2.1.4 蒸馏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当蒸馏时间在1~4 h,甘松精油得率随之快速增加;当蒸馏4 h时,精油得率达到最高3.6%;继续延长蒸馏时间,精油得率显著降低,可能是前4 h甘松精油已基本蒸馏出来,再继续蒸馏,会造成精油中不稳定成分的破坏,导致得率降低,同时也会增加生产能耗[22]。因此,选择最佳蒸馏时间为4 h。

图4 蒸馏时间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distillation time o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yield

2.2 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甘松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NaCl含量(A)、料液比(B)、浸泡时间(C)和蒸馏时间(D)对甘松精油得率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2 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for optimization of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extraction conditions by steam distillation

续表

表3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s results

注:“*”表示对结果影响显著(P<0.05)。

由表2可知,对结果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料液比>蒸馏时间>浸泡时间>NaCl含量,最优提取条件组合为A2B2C3D2,即NaCl含量3%、料液比1∶5(g∶mL)、浸泡时间5 h、蒸馏时间4 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验证试验,甘松精油平均得率为3.72%,高于正交试验方案中的最高值(3.67%),说明该优化方案是可行的[23]。由表3可知,料液比对结果影响显著(P<0.05),NaCl含量、蒸馏时间及浸泡时间对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

2.3 甘松精油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甘松精油挥发性风味成分GC-MS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5,测定结果见表4。

图5 甘松精油挥发性香气成分GC-MS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
Fig.5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analyzed by GC-MS

表4 甘松精油挥发性香气成分GC-MS测定结果
Table 4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essential oil analysis by GC-MS

续表

由表4可知,甘松精油主要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以倍半萜数种类最多。单帖类化合物主要有3-蒈烯、(-)-柠檬烯、桉叶油醇、芳樟醇等,倍半萜类化合物主要有白菖烯、马兜铃烯、桔利酮、β-马列烯、(-)-α-古芸烯、愈创木烯、环己烷,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百秋李醇、(-)-蓝桉醇、Azulene,1,2,3,3a,6,8a-hexahydro-1,4-dimethyl-7-(1-methylethyl)-,(1R,3aS,8aS)-、1H-Indene,2,4,5,6,7,7ahexahydro-3,7-dime-thyl-4-(2-methyl-1-propen-1-yl)-,(4S,7R,7aR)-、(+)-alpha-Maalien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是构成某些植物或者药材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多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抑菌、祛痰、驱风、增加免疫力、发汗、止咳、驱虫、镇痛、防癌抗癌等[24]。甘松较多的萜类化合物赋予他们较多生理活性和呈现松木香、药香、甜香、清凉香等独特浓郁香气,使其在食品和药品行业被广泛应用。

由表4亦可知,相对含量>0.4%的化合物有:白菖烯(4.21%)、1,3-二辛酰甘油(1.8%)、正十五烷(0.96%)、1,2-二辛甘油(0.88%)、2-cyclohexen-1-one,4-(3,3-dimethyl-1-butyn-1-yl)-4-hydroxy-2,6,6-trimethyl-(0.59%)、马兜铃烯(0.53%)、桔利酮(0.53%)、β-马列烯(0.46%)、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0.43%)共计9种。与吴杨等[25]分析结果相似。余海清等[26]分析了四川甘孜州15个不同产地的甘松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是缬草酮、白菖烯、马兜铃烯、α-姜黄烯、β-马榄烯,含量较高的是缬草酮、白菖烯、百秋李醇,与本结果略有差异,可能是甘松产地不同,也有可能是甘松加工方式、提取方式不同导致。伍杰等[27]分析了11个不同产地甘松样品,从11个产地甘松挥发油中共鉴别出80个化学成分,其中有6个共有成分,分别为桉叶油醇、4-甲氧基苯乙烯、(1aR)-1aβ,2,3,3a,4,5,6,7bβ-八氢-1,1,3aβ,7-四甲基-1H-环丙烷[a]萘、(-)-亚叶菊烯、白菖油萜、Espatulenol。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1-甲基双环[3.2.1]辛烷(1.55%~9.56%)、(1aR)-1aβ,2,3,3a,4,5,6,7bβ-八氢-1,1,3aβ,7-四甲基-1H-环丙烷[a]萘(2.91%~8.74%)、白菖油萜(8.15%~19.00%)、Espatulenol(1.58%~3.41%)。其中桉叶油醇、白菖油萜(白菖烯)与本检测结果为共有成分且相对含量较高。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对甘松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NaCl含量3%、料液比1∶5(g∶mL)、浸泡时间5 h、蒸馏时间4 h。通过GC-MS分析甘松精油中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甘松精油主要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且以倍半萜数种类最多,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白菖烯(4.21%)、1,3-二辛酰甘油(1.8%)、正十五烷(0.96%)、1,2-二辛甘油(0.88%)、2-环己酮-1-4-(3,3-二甲基-1-丁基)-4-羟基-2,6,6-三甲基(0.59%)、马兜铃烯(0.53%)、桔利酮(0.53%)、β-马列烯(0.46%)、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0.43%)等,这些化合物共同赋予甘松木香、药香、甜香、清凉香等独特浓郁香气,使其在食品和药品行业被广泛应用。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应用于甘松精油的提取,效果较优,为甘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素玲,叶霄,贾国夫,等.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甘松研究进展[J].中国试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9):243-250.

[2]南笑珂,张鲁,罗琳,等.中药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0):1312-1318.

[3]卢靖,张丽珠,王秀萍,车振明.甘松精油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4,35(4):91-94.

[4]马钤,郭川川,李般程.白豆蔻精油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22,43(4):269-273.

[5]黄培池.响应面法优化草果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2,33(7):51-58.

[6]叶美金,杨玉敏,易瑞,等.压榨法制取接骨木籽油工艺及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油脂,2022,47(11):1-3,5.

[7]王淑珍,李应霞,王兴瑞,等.不同制油方法对青海亚麻籽油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43(11):92-98.

[8]高哲,张梁明慧,李喜悦,等.不同溶剂的枣叶中黄酮提取物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工业,2022,43(6):153-157.

[9]晋鹏飞,张浩然,王婷婷,等.5种中草药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活性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22,49(4):212-218.

[10]芦晓芳,严强,王海香,等.亚临界法提取百香果籽油工艺优化及其组分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22,37(8):202-208.

[11]杨冰洁,张雨,赵婧,等.亚临界水萃取、改性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492-499.

[12]王煜伟,李琳琳,王乐,等.响应面法优化大蒜油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3):95-100.

[13]隋利强,王建,徐惠龙.GC-MS法分析橘红蜜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3):51-54.

[14]梁诗洋,张鹰,曾晓房,等.超声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3,44(4):462-471.

[15]赵艳芬,徐明,杨磊,等.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番石榴叶精油[J].四川林业科技,2022,43(3):100-103.

[16]程倩,初柏君,杨潇,等.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的优化及对油脂品质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7):6969-6974.

[17]席小辉,宋欠欠,江雨彤,等.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精油及其抗氧化和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52(8):57-68.

[18]饶建平,王文成,张远志,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柚子花精油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7,38(4):278-282,299.

[19]曹琪祯,黄凤娟,李秋红,等.四数九里香叶精油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22,51(6):6-9.

[20]郑哲浩,禹宸,邱林燕,等.微波-超声波协同辅助提取紫苏精油工艺优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37(1):115-121,141.

[21]何仁杰.伊犁地区香料产业整合发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22]严汉彬,韩珍,徐艳,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精油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200-201,222.

[23]杨祎辰,王二欢,王继强,等.基于响应面法的甘松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52-155.

[24]罗婧文,张玉,黄威,等.食品中萜类化合物来源及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8):267-272.

[25]吴杨,周坚,闵春艳,等.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5,8(5):550-553.

[26]余海清,彭克忠,何超群,等.四川甘孜州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199-203.

[27]伍杰,兰常军,杨冬,等.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4):34-38.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Nardostachys jatamansi by salting out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 and its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analysis

MA Qian1,HU Tao1,GUO Chuanchuan1,LI Jia1,XIONG Wei2*
(1.Sichuan Tianwei Food Group Co.,Ltd.,Chengdu 610200,China;2.I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Nardostachys jatamansi,using the yield of the essential oil as evaluation index,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salting out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and the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N.jatamansi essential oil were analyzed by GC-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N.jatamansi essential oil by salting out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were as follows:NaCl concentration 3%,material and liquid ratio 1∶5(g∶ml),soaking time 5 h and distillation time 4 h.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the yield of N.jatamansi essential oil was 3.72%.GC-MS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56 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were detected,and the main components were terpenoids,and sesquiterpenoids were the most.In this study,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N.jatamansi essential oil by salting-out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 was optimized,which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ssential oil of N.jatamansi.

Key words:steam distillation;Nardostachys jatamansi;essential oil;extraction condition optimization;volatile aroma compounds

中图分类号:TS225.1

文章编号:0254-5071(2023)03-0235-06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3.03.039

引文格式:马钤,胡涛,郭川川,等.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精油及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J].中国酿造,2023,42(3):235-240.

收稿日期:2022-08-02

修回日期:2022-12-08

基金项目:川菜工业化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基金(2022)

作者简介:马 钤(1988-),男,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食用香精。

*通讯作者:熊 伟(1991-),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食用油脂加工与副产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