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多元价值下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创新选择

杜性东,王福森,耿加勇,李梅芳

(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670)

摘 要:烟台葡萄酒产业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已进入产业多功能发展阶段,为强化烟台葡萄酒产业多功能性特征,推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和广化,提升乡村多元价值,该文运用规范性研究及案例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现状及其模式,系统阐述了烟台葡萄酒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的多功能体现,将葡萄酒产业的多功能性与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和典型融合模式相结合,构建出产业融合创新的选择矩阵表,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功能层面分析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的创新选择,为搭建“葡萄酒+”产业体系、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指出方向和提供路径指引。

关键词:农业多元价值;产业融合;多功能性;葡萄酒产业;创新选择

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农业要发挥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推动多功能性的产业融合,凸显经济、生态、文化等多元价值。作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烟台葡萄酒产业经过百年的发展沉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并在此基础上与旅游、能源、金融等行业交叉融合,形成了“葡萄酒特色旅游”、“葡萄酒投资”等新生业态。同时,葡萄酒作为一种农作物加工品,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具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功能性特征[1]

烟台市是中国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主产区,其发展程度受到学术研究界的极大关注,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尹倩等[2]从政治、经济、社会及科技四个方面对烟台葡萄酒文化旅游进行分析,并提出葡萄酒文化旅游的战略构想。胡雨橙等[3]选取葡萄酒资源价值、葡萄酒旅游环境氛围和开发建设条件三个方面以及葡萄及葡萄酒资源丰度、旅游环境容量、基础设施条件等16个指标,构建了烟台葡萄酒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最后得出烟台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分为74.926,说明烟台葡萄酒旅游资源质量良好,开发价值较大。刘世松[4]认为烟台作为葡萄酒产业的龙头产区,亟需提档升级,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而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是烟台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搭建高端要素聚集平台是烟台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烟台作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已进入产业多功能发展阶段。该文运用规范性研究及案例分析方法,介绍了农业多功能性及农业多元价值与产业融合理论的基础,分析了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现状及其模式,系统阐述了烟台葡萄酒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的多功能体现,将葡萄酒产业的多功能性与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和典型融合模式相结合,构建出产业融合创新的选择矩阵表,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功能层面分析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的创新选择,为逐步构建“葡萄酒+”产业融合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为重新认识酒类产品及产业拓宽理论视野。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农业多功能性及农业多元价值

农业多功能是指农业除了稳定供给农产品、形成农业收入、保障农民就业等经济功能外,还具备社会、生态、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功能[5]。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与生俱来的客观属性,是在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农业功能的重新审视与判断,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使农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从原先市场逻辑凌驾于社会和自然逻辑之上转变为市场逻辑服从于社会逻辑,社会逻辑受制于自然逻辑,实现从单一视角到多维视角的转变,认识的螺旋式上升指导着人类农业发展从单一的生产供给走向统筹协调农业多功能,推动农业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6]

随着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的进展,许多国家的农业进入农业多功能融合时期,基于中国国情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房艳刚等[7]在农业多功能理论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为例,将农业多功能分为农产品供给优势区、多种功能并重区、非生态功能弱势区、生态服务优势区4种地域类型,并根据地域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向玉琼等[8]从政策实践与地理空间等视角对农业多功能进行了阐释,提出乡村振兴应遵循农业多重价值的统一,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多主体联动,因地制宜地对发展模式做出灵活选择。

认识农业多功能性及农业多元价值,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开拓创新农业发展路径与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统筹发挥农业复合功能,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9]

1.2 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进步、放松管制等因素的推动下,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业务、组织、管理发生优化整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导致产业中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10]。从马克思分工角度来看,产业融合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推动企业分工不断发展并替代社会分工,最终导致社会分工内部化的过程和结果[11]

产业融合下的新经济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持续涌现。在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上,姜长云[12]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苏毅清等[13]认为在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等条件的推动下,不同产业在边界或交叉处出现融合,并经过技术、业务和市场等领域的一系列融合过程后,实现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源跨界配置、优化整合,萌生出新产品、新需求,改变产业中企业竞争合作关系,最终促使产业间界限的模糊化甚至消失。在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上,赵霞等[14]将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驱动因素分为技术创新驱动、主体利益驱动、市场需求驱动、政府政策驱动4类,并指出要通过机制体制革新,加大财政投入、出台扶持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的快速发展。

2 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现状及模式

2.1 产业融合现状

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产业本身的葡萄酒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均位于全国前列。烟台市统计局数字显示,2020年烟台共有葡萄酒生产企业204家[15],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7.25%和19.45%,全市葡萄酒上下游配套企业100余家,销售企业、专卖店达400余家[16]。烟台葡萄酒在国际上获得各类奖项500多个,2019年,中国品牌评价体系对烟台市葡萄酒的品牌价值评估为876亿元[17]。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下,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转换对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烟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总规划(2018~2025)》明确提出推动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烟台市政府基于葡萄酒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天然耦合性和与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的特点,逐步提升葡萄生产加工技术、推动建设产业集群、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横纵延伸葡萄酒产业链条、培育挖掘新价值增长点,推动打造以葡萄种植第一产业为基础,以酿造加工第二产业为重心,以休闲旅游、体育、文化等第三产业为核心的聚合产业业态[18]。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类型、资源类别、代表景区及其主要特点见表1。

表1 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类型、资源类别、代表景区及其主要特点
Table 1 Integration types,resource categories,representative scenic spots and their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Yantai wine industry

经济层面上,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例,张裕葡萄酒公司立足于现代化葡萄酒工业生产,横向连接文化、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打造“国内八大酒庄、一个酒文化博物馆”的工业旅游布局,“工业+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效果显著,2020年,张裕葡萄酒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近34亿元,其中旅游项目营业收入近7千万元,旅游项目毛利率高达65.58%。社会层面上,随着葡萄酒产业融合领域的不断深化与广化,涌现出的新业态与新模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人才建设上,烟台市政府联合多个龙头企业与高校研究所,直面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文化层面上,葡萄酒是烟台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城市靓丽的金字招牌。自2007年至今,烟台已举办过12届葡萄酒博览会,葡萄酒产业发展水平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推动烟台葡萄酒产业同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生态层面上,“葡萄酒+能源”、“葡萄酒+生态循环”等新型融合模式推动葡萄酒标准化生产与多环节废物利用,不断改善产区生态环境,为实现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 产业融合模式

2.2.1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是在交易成本降低、利润点增加、政策支持及市场竞争等驱动力下产生的。通过搭建起连接上游葡萄种植、葡萄采摘等,中游葡萄酒酿造、加工装瓶、窖藏等与下游葡萄酒展销面向酒吧、餐厅、酒店等消费端的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链条[19],实现葡萄酒产业沿产业链向上向下的延伸与融合,带动多方生产主体发展,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20]

2.2.1 产业间拓展型融合

产业间拓展型融合表现为葡萄酒产业与其他行业在技术渗透交融的推动下,催生出“葡萄酒+旅游”、“葡萄酒+金融”等具有多重属性的融合新业态,实现葡萄酒产业与其他行业的横向融合,如葡萄采摘、工业+旅游、酒庄休闲等融合模式,是最具有融合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1]

3 烟台葡萄酒产业多功能性及产业融合形成机制

3.1 烟台葡萄酒产业多功能性体现

3.1.1 经济功能

主要表现为丰富产品供给和区域引擎带动作用,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与酿造技术的进步,葡萄酒产品种类与数量日益提升,烟台拥有张裕、君顶及威龙等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品牌,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葡萄酒产品,丰富了酒类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酒类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作为烟台市的支柱产业,烟台葡萄酒产业集群拉动酒类设备、酒瓶生产、印刷与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推动专业化供给市场的形成与葡萄酒相关人才的聚集,带动农业生产、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的繁荣。

3.1.2 社会功能

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本提升和农村就业扶贫两方面,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三方联动,面对企业人才资源的需求,高校与职业技术学校增设相关专业,为葡萄酒生产管理培育具备技术、管理、营销等多能力的复合人才。“产学研”三方联动机制为推动人力资本的提升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庞大的葡萄种植规模和完善的葡萄酒体系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让农户能够参与到标准化、集约化的葡萄生产中,提高了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21]

3.1.3 生态功能

烟台葡萄酒产业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葡萄酒产业链条的整合优化推进一二产业融合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充分避免了之前农户单独经营所造成的环境负担,降低不合理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将葡萄酒生产链条中产生的葡萄残渣二次利用,发挥技术优势将生产后阶段中的废料转化成动物饲料、土地肥料、能源等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葡萄生产可持续发展。

3.1.4 文化功能

烟台市政府借助百年葡萄酒生产的历史优势,充分发掘漫长产业历史中沉淀出的葡萄酒精神和特色文化。不断对葡萄酒产业的文化功能进行创新发展,尤其是在产业多层次发展新时期,推动葡萄酒文化与地域饮食、社交等层面的文化交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多元融合特征的葡萄酒文化,拉动地区整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2 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

3.2.1 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新技术不再受产业领域的限制,高度发展的产业科技使多行业在高端技术层面实现会师,共同的技术基础推动了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及产业边界的模糊,催生具有多元属性的新产品、新业态,最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实现[22]

3.2.2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产业生产提供指引与动力。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不断多样化,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具有多重功能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多优势,拉动产业间的交叉与融合[23]。另一方面,营销观念的不断强化,各行业在需求创造,产品升级上主动出击,挖掘新的价值增值点,培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特征的复合型产品,带动产业间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3.2.3 企业竞争

产业内部,行业内部不断升级的竞争态势倒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内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外部,为更好地迎合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不同行业加强合作,共享技术和资源,丰富产品功能与价值,带动跨领域、多元化融合发展。

3.2.4 政策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产业融合的机制构建与路径指引需要政府做好相关顶层设计,政府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搭建好产业间融合沟通的桥梁,为产业融合指明方向[24]

综上,产业融合机制是指一二三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企业竞争、政策指引等动力推动下,以发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效益为目标,通过纵向优化整合产业链条、横向多行业交叉融合,催生出具有多重产业属性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最终实现产业的融合。

4 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的创新选择

4.1 葡萄酒产业融合创新选择矩阵表

基于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多功能体现,结合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与主要融合模式,构建出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创新的选择矩阵,见表2。

表2 葡萄酒产业融合创新选择
Table 2 Selection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 wine industry

由表2可知,结合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企业竞争、政策指引4个层面的形成动力及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和产业间拓展型融合两种主要产业融合模式,以发挥葡萄酒产业多功能为目标,多领域、全方位推进葡萄酒产业横向纵向融合,实现从产业点到产业链再到多行业、全格局的产业覆盖面的产业升维过程。

4.2 葡萄酒产业融合创新选择评价

4.2.1 夯实产业基础,稳固经济功能

农业加工业是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关键环节,上游连接农业、农村和农民,下游连接工业、城市和市民,沟通城乡、连接工农产业[25],夯实葡萄酒产业基础,一方面要建设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培养优良葡萄品种,推动实现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从源头保障葡萄质量。另一方面,要构建高效加工体系,延展加工流程,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初加工,引导葡萄酒企业不断提升酿造技术,加快发展精细加工,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贯通产加销、稳固经济功能方面的纽带作用。

4.2.2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社会功能

葡萄酒产业作为烟台市的支柱产业,拉动着酒类设备、酒瓶生产、印刷与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推动专业化供给市场的形成与葡萄酒相关人才的聚集,为当地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社会功能,一是要推动农村脱贫振兴,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议价能力不强、明显等劣势导致农民在参与融合生产发展过程中遭遇利益分配不均、参与主体感不强等困难,产业融合发展要规划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主体也能享受到创新发展红利。二是要提升人力资本,联合多方主体开展“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集成加工技术成果,打造多方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

4.2.3 挖掘酒业文化,运用文化功能

烟台葡萄酒产业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挖掘酒业文化,拓展葡萄酒产业文化功能,一方面要重点发展葡萄酒旅游业,保护生态资源与葡萄酒文化,挖掘文化独特性,开发采摘、民宿、购物、娱乐等葡萄酒主题综合体验项目。另一方面要创响葡萄酒品牌,葡萄酒文化作为烟台葡萄酒品牌的灵魂,为品牌赋予历史厚重感和资历信赖,品牌建设要根植葡萄酒文化,培育多个特色葡萄酒品牌,提升品牌辨识度,传承创新葡萄酒文化,打造国内外葡萄酒文化宣传窗口。

4.2.4 贯彻绿色观念,强化生态功能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葡萄酒产业兼顾环境生态保护,葡萄酒产业作为典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通过的《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葡萄酒城建设,加强葡萄酒行业监管力度,保护产区生态环境,实现葡萄酒行业可持续发展,为葡萄酒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生态功能,要秉承生态理念发展循环农业,推动葡萄酒产业标准化生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现代葡萄酒生产加工体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强化葡萄酒产业生态功能。

5 结论与展望

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现状呈现出以葡萄酒加工第二产业为核心,龙头企业主体为重心,政府规划为引领的多领域、多行业的辐射融合特征,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重功能。通过产业融合形成机制的分析,立足农业多功能视角,将葡萄酒产业的多功能体现与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和典型融合模式相结合,构建产业融合创新的选择矩阵表,并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4个层面给出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选择。一方面,烟台葡萄酒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特征决定了上游农户的被动状态,这就要求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着重保障上游农户利益,推动搭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纳更多地农户参与到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中,提升农民主体议价能力和话语权,让农民主体也能享受到创新发展红利。另一方面,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已进入多功能发展阶段,未来发展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政府在规划领导的同时,要积极宣传葡萄酒产业的多重效益,提升各方主体对葡萄酒产业多功能性的认知,凝聚多重目标的发展共识,推动搭建多元化“葡萄酒+”产业体系,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助推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梅宝.张家口市葡萄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研究[D].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2020.

[2]尹倩,刘欣,马雪剑,等.基于PEST-SWOT模型的烟台葡萄酒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酿酒科技,2020(5):99-104.

[3]胡宇橙,吴秀苹.基于AHP的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烟台为例[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2):54-59.

[4]刘世松.新常态下烟台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1):72-77.

[5]李梁,毛昭庆.云南省蔬菜产业多功能拓展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2):189-192.

[6]周立,王彩虹,方平.供给侧改革中农业多功能性、农业4.0与生态农业发展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92-99.

[7]房艳刚,刘本城,刘建志.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与优化策略——以吉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1349-1360.

[8]向玉琼,张健培.乡村多功能发展与治理: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22(6):42-53.

[9]程剑桥,黄国桢.注重开发我国多功能农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34(2):64-68.

[10]张来武.产业融合背景下六次产业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8(5):1-5.

[11]陈维操.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21.

[1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

[13]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14]赵霞,韩一军,姜楠.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4):49-57,111.

[15]中国葡萄根植风土香飘海外[EB/OL].(2021-11-28).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11/28/WS61a337d9a3107be4979fa443.html.

[16]高希龙,陈晓东,赵羡文,等.基于资源基础论视角的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酿造,2021,40(6):212-216.

[17]小草.烟台:沉醉百年的葡萄酒之城[J].走向世界,2021(38):18-21.

[18]孙君宏,刘晨.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探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4):100-104.

[19]陈强强,邴芳,窦学诚,等.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9(2):89-96.

[20]靳国玺.湖北省枣阳市桃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农学院,2021.

[21]马明伟,鹿永华,孔凡娜.烟台市葡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12):63-65.

[22]田原,倪鹏飞.创新时代视域下的现代设计[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186-192.

[23]史官清,郭旭,欧阳天治.多功能性视角下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融合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酿造,2021,40(4):211-216.

[24]郑甘甜,陈胜,张开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困境与对策思路[J].农业经济,2022(6):9-11.

[25]解读丨如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EB/OL].(2021-11-1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782373559797186&.

Integration of Yantai wine industry under the diversified agricultural value: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novation choice

DU Xingdong,WANG Fusen,GENG Jiayong,LI Meifang
(Yantai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ntai 264670,China)

Abstract:After years of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Yantai wine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multi-function developmen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ulti-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Yantai wine industry,promote the deepening and broadening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and enhance the multifunctional value of the countrysid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antai wine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its mode was first analyzed,and the multi-functional embodiment of Yantai wine industry in economic,social,cultural and ecological levels were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By combining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the wine industry with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ypical integration mode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the selection matrix for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novation was constructed.The innovative choices of Yantai wine industry integr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four functional aspects of economic,social,cultural and ecological,so as to build a "wine+" industrial system,give play to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the thre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and provide path guidance.

Key words:multivariate value of agriculture;industrial integration;versatility;wine industry;innovative choice

中图分类号:TS262.6

文章编号:0254-5071(2022)12-0255-05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2.12.042

引文格式:杜性东,王福森,耿加勇,等.农业多元价值下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创新选择[J].中国酿造,2022,41(12):255-259.

收稿日期:2022-06-06

修回日期:2022-08-22

基金项目:烟台市教育局校地融合项目(2022XDRHXMQT24)

作者简介:杜性东(2003-),男,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市场营销。

*通讯作者:李梅芳(1969-),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生态农业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