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设计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发酵工艺

成 福,肖 洋,王 婷,曹武龙,张秋寒,唐一山,王万能*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

摘 要:以生香酵母H1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对其产酯的发酵工艺包括菌株生长时间、乙醇发酵时间和产酯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香酵母H1产酯最优发酵工艺为菌株生长时间18 h,乙醇发酵时间74 h,产酯发酵时间20 h。在此最优发酵工艺下,发酵液中总酯含量为2.46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16 g/L。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发酵工艺有助于促进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的积累,对于改进白酒生产工艺,提高白酒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酯发酵;均匀设计;模型分析;工艺优化

生香酵母又名产酯酵母,主要是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汉逊酵母属(Hansenula),在白酒生产中汉逊酵母应用最多[1]。生香酵母在白酒酿造中主要产生乙酸乙酯以增酯提香[2-3],其代谢产物中的醇类、酸类、羰基化合物等物质对于协调酒体味道也有重要作用[4-5]。生香酵母发酵过程中水解和酯化反应有助于协调酒液中的酸、醇和酯水平[6],有利于维持酒体中物质的平衡。

清香型白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体香,其口味清香、醇厚,但我国清香型白酒的生产是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根霉(Rhizopus)等为主体进行发酵,酒液中酯类含量较低,需要提高酒体口味和品质[7]。液态发酵法生产白酒是我国生产白酒的组成部分,杨强等[8]从酒曲中通过液态发酵法分离出一株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种Y29,较对照的乙酸乙酯产量显著提高,且出酒率等未受影响。液态发酵酿酒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出酒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酒的品质差[9],因此,探究生香酵母发酵产酯代谢特点,将其应用于高品质的清香型白酒的生产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生香酵母的产酯工艺优化大多是从发酵糖度、溶液酸碱度、温度等方面进行优化[10-12],对于生香酵母菌株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酯发酵过程中的调控考虑较少,对于生香酵母产酯工艺的过程仍需调整优化。因此,本研究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工艺,针对生香酵母产酯的过程进行分阶段调控,确定生香酵母产酯代谢各阶段的时间,优化出最佳的生香酵母产酯工艺,为生产高质量的清香型白酒提供思路,为提高液态发酵白酒的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种汉逊酵母属(Hansenula)生香酵母H1:分离自安琪生香酵母酒曲,实验室保藏。

1.1.2 试剂

盐酸羟胺、氢氧化钠、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酚酞指示剂: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1.1.3 培养基

酵母膏胨葡萄糖(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YEPD)琼脂培养基:蛋白胨20.0 g、酵母膏10.0 g、葡萄糖20.0 g、琼脂20.0 g、蒸馏水1 L,pH为6.0,115 ℃高压湿热灭菌15 min。YEPD液体培养基中不添加琼脂。

产酯发酵培养基[13]:葡萄糖161 g、酵母膏0.10 g、磷酸二氢钾0.10 g、磷酸氢二铵0.25 g,氯化镁0.10 g,5.0%豆芽汁1 L,pH为5.0,115 ℃高压湿热灭菌15 min。

1.2 仪器与设备

L-550台式离心机、TGL-16M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有限公司;ZHWY-2102C振荡培养箱: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BSP-100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FE20实验室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UV-2450分光光度仪: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生香酵母H1产酯发酵工艺

根据生香酵母产酯代谢特点[13-14],其产酯过程可概括为酵母生长阶段、乙醇发酵阶段、产酯阶段,本研究通过此三阶段对生香酵母产酯工艺进行优化。取适量菌液划线于YEPD琼脂培养基,28 ℃条件下培养48 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00 mL YEPD液体培养基中,28 ℃条件下培养36 h,制备种子液。按10%(V/V)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产酯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100 mL/250 mL,28 ℃、180 r/min条件下培养,设置三组平行试验。按照均匀试验设计表进行试验。如第1组,接种培养4 h后取出锥形瓶,进行密封,于28 ℃生化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进入乙醇发酵阶段。发酵72 h之后,解除密封状态,进入产酯发酵阶段。发酵88 h后取出发酵瓶,测定总酯和乙酸乙酯含量。

1.3.2 生香酵母H1产酯发酵工艺优化均匀试验设计

以总酯含量(Y1)和乙酸乙酯含量(Y2)为评价指标,选取菌株生长时间(A)、乙醇发酵时间(B)、产酯发酵时间(C)为考察因素,进行3因素13水平的均匀设计优化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15]

表1 生香酵母H1产酯发酵工艺优化均匀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uniform test design for ester produ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roma-producing yeast H1

1.3.3 测定方法

总酸、总酯含量的测定:参照国标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16]

乙酸乙酯含量的测定[17]:乙酸乙酯可以与盐酸羟胺乙醇溶液及三氯化铁反应,生成一种洋红色的络合物,这种洋红色的络合物在波长53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3.4 均匀试验设计数学建模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逐步递进回归分析法[18]建立发酵液中总酯含量、乙酸乙酯含量与酵母生长时间、乙醇发酵时间、产酯发酵时间的数学模型,采用网格法[19]对生香酵母H1发酵液中的总酯含量、乙酸乙酯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定出最优组合。

1.3.5 验证试验

对回归分析优化后的结果进行验证,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生香酵母产酯发酵的最优生产工艺。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香酵母H1产酯发酵工艺优化均匀试验设计与结果

表2 生香酵母H1产酯发酵工艺优化均匀试验设计与结果
Table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uniform test for ester produ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roma-producing yeast H1

续表

生香酵母代谢复杂,与发酵培养时间、温度、供氧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20]。有研究发现,温度可以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进而对酵母代谢产生影响[21],过高的温度会积累较多的乙醇,产生细胞毒性[22]。因此,本研究在28 ℃条件下研究生香酵母H1产酯发酵工艺条件 [23],利用均匀试验设计对生香酵母H1发酵产酯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乙酸乙酯含量和总酯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每组试验中乙酸乙酯含量均高于总酯含量的60%,说明生香酵母H1主要产生乙酸乙酯,为其在生产清香型白酒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当总酯含量达到最大值(2.090 g/L)时,发酵液中的总酸含量达到最低值(1.680 g/L),总酸含量与酯类物质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发酵液中酸参与了生香酵母的产酯代谢过程,并作为合成酯的前体物质被发酵利用。

酵母生长时间不足会影响酵母代谢产物的积累,影响白酒的质量。由表2可知,当酵母生长时间仅为4 h 时,总酯含量为1.085 g/L,总酸的含量较高为2.437 g/L。由于酵母在发酵初期需要生长积累数量,为后续发酵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发酵工厂”,因此,当酵母的生长时间过短时,对于酸的利用较少,总酯的积累受到限制。发酵过程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受乙醇发酵时间的影响较大,乙醇发酵阶段过长,乙醇过多产生可能导致细胞毒性,影响酯的积累,如乙醇发酵时间为104 h时,总酯含量(1.399 g/L)比乙醇发酵时间为64 h的总酯含量(2.090 g/L)低,表明需要合理控制乙醇发酵时间,并对该阶段工艺进行优化。此外,产酯时间也是影响酯积累的重要因素。当产酯发酵时间为8 h时,总酯含量仅为0.554 g/L。但如果菌体数量积累过大,发酵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营养物质匮乏,产酯量降低[24],如当发酵产酯时间为104 h时,其总酯含量仅为1.187 g/L,提示在生产工艺的控制中,需要选择合适产酯发酵时间,以保证白酒的生产质量。此外,结果显示,总酯及乙酸乙酯含量最高的一组(4号),其产酯发酵时间仅为16 h,表明酵母产酯发酵时间是影响酵母产酯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优化。在酒液中,酸、醇、酯等物质对于白酒口味的协调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针对酵母生长时间、乙醇发酵时间、产酯发酵时间三个阶段进行优化合理,利于提高白酒的质量,有助于白酒酿造工艺的发展。

2.2 均匀试验设计数学建模回归分析

2.2.1 总酯含量模型回归分析

通过均匀试验设计软件对表2总酯含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逐步递进法回归分析后得到了发酵液中总酯含量(Y1)与生香酵母的生长时间(A)、乙醇发酵时间(B)、产酯发酵时间(C)的数学模型:

采用网格法对发酵过程中总酯的回归方程搜索最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当生香酵母H1的生长时间为18 h,乙醇发酵时间为74 h,产酯发酵时间为20 h时,预期最优总酯含量可达到2.260 g/L,显著性水平α=0.100 0;剩余标准差s=0.084 7;复相关系数R2=0.996 7;决定系数R2=0.993 3。

2.2.2 乙酸乙酯含量模型回归分析

发酵液中乙酸乙酯含量变化趋势和总酯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因此,对于总酯和乙酸乙酯的数学模型的优化结果较一致,通过均匀试验设计软件对表2中乙酸乙酯含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逐步递进法回归分析后得到了发酵液中乙酸乙酯含量(Y2)与生香酵母生长时间(A)、乙醇发酵时间(B)、产酯发酵时间(C)的数学模型:

采用网格法对发酵产生乙酸乙酯的回归方程搜索最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当酵母菌体生长时间为16 h,乙醇发酵时间为69 h,产酯发酵时间为18 h时,预期最优乙酸乙酯含量可达到1.933 g/L,显著性水平α=0.100 0;剩余标准差s=0.078 8;复相关系数R2=0.996 6;决定系数R2=0.993 1。

2.2.3 验证试验

总酯中含量最多的为乙酸乙酯,因此,在进行验证试验时根据总酯含量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对发酵液中总酯、乙酸乙酯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生香酵母H1生长时间为18 h、乙醇发酵时间为74 h、产酯发酵时间为20 h时,发酵液中最终的总酯含量可达2.463 g/L,比预期试验结果(2.260 g/L)提高8.980%;乙酸乙酯含量为2.164 g/L,比预期试验结果(1.933 g/L)提高11.95%。在此最优发酵工艺下,发酵液中总酯及乙酸乙酯含量均高于表2中4号试验组。因此,确定生香酵母H1产酯的最优发酵工艺为菌株生长时间18 h、乙醇发酵时间74 h、产酯发酵时间20 h。优化后的生香酵母H1的生长时间为18 h,此时的酵母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酵母细胞积累适量,培养基营养物质充裕,此时进入乙醇发酵阶段,充裕的营养物质可以为乙醇的积累提供保障。总酯模型中含有乙醇发酵时间(B)的优化项较多,表明乙醇发酵时间是影响生香酵母产酯发酵的重要因素。生香酵母乙醇发酵能力大多较酿造型酵母低,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乙醇的积累,而乙醇作为酯类物质合成的重要物质,乙醇的积累对于总酯、乙酸乙酯的积累量有重要的作用。优化后的乙醇发酵时间为74 h,符合实际,优化合理。产酯发酵阶段是利用前期积累的前提物质进行酯类物质的合成,但如果产酯时间过长,产酯的前体物质消耗殆尽,总酯不再积累,甚至伴随着氧气供给酯酶活力恢复,导致发酵液总酯含量下降,符合优化目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符合并优于预期试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建立成功,优化后的工艺组合可靠,达到实验目的。

3 结论

以生香酵母菌种H1进行产酯发酵研究,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优化、数学建模回归分析后确定其产酯最优发酵工艺为菌株生长时间18 h,乙醇发酵时间74 h,产酯发酵时间20 h。在此最优发酵工艺下,发酵液中总酯含量为2.463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164 g/L,与预期结果相符,表明数学模型建立可靠、数据可信度高。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发酵条件,对于提高白酒品质有重要意义,也为液态发酵酿酒技术提供了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兵,张超,王玉霞,等.白酒大曲功能微生物与酶系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9,38(6):7-12.

[2]王珣.高产酯毕赤酵母的驯化、筛选及其在小烧酒中的应用[J].酿酒,2019,46(5):96-98.

[3]蔡雪梅,吴联海,陈梦圆,等.酱香型白酒酒糟中生香酵母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酿造,2017,36(7):42-47.

[4]PENG B,LI F,CUI L,et al.Effects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key aroma compounds and sensoryproperties of apple wine[J].J Food Sci,2015,80(12):S2937-S2943.

[5]彭立影,刘功良,费永涛,等.产酯酵母及其产酯关键酶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4):275-282.

[6]SCOTT J A,SWAFFIELD C H.Observa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dissolved oxygen and juice source on stored alcoholic cider flavour development[J].Food Biotechnol,1998,12(1-2):13-26.

[7]程伟,彭兵,汪焰胜,等.清香型酒醅中一株产乙酸乙酯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应用性能分析[J].酿酒,2018,45(5):43-47.

[8]杨强,唐洁,杨生智,等.清香型小曲白酒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应用[J].酿酒科技,2016(1):78-80.

[9]孔繁虎.液态法添香型白酒生产新工艺[J].适用技术市场,2001(2):43.

[10]李棒,邓梦菲,陈延儒,等.高酸度水果果酒酿造产酯酵母的鉴定及发酵特性研究[J].中国酿造,2020,39(4):103-108.

[11]王晓永.酒曲中生香酵母分离鉴定及其产酯工艺优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7):152.

[12]徐丽萍.泸型大曲中产酯酵母的筛选鉴定及产酯条件优化[J].中国酿造,2016,35(2):74-78.

[13]陶树兴,苏蕊,薛静,等.蜂蜜酒生香酵母产酯性能比较和产酯条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0):234-238.

[14]范广璞.白酒中生香酵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8,27(7):44-47.

[15]李云雁,胡传荣.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62-170.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7]张俊华,林鹿,张蓓笑.紫外-可见光谱法快速测定乙酸乙酯含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2):64-69.

[18]游士兵,严研.逐步回归分析法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7(14):31-35.

[19]温玉锋.材料实验数据的支持向量回归分析及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0]邢爽,王亚平,郭学武,等.发酵条件对5 种产酯酵母酒精发酵和产酯的影响[J].中国酿造,2018,37(2):24-28.

[21]ZAJŠEK K,GORŠEK A.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ethanol production by mixed kefir grains yeast population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J].Biochem Eng J,2009,49(1):7-12.

[22]CASEY G P,MAGNUS C A,INGLEDEW W M.High-gravity brewing:effects of nutrition on yeast composition,fermentative ability,and alcohol production[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84,48(3):639-646.

[23]钟姝霞,万世旅,边名鸿,等.一株高产乙酸乙酯酵母的鉴定及产酯条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7,36(2):75-79.

[24]FLEET G H.Growth of yeasts during wine fermentations[J].J Wine Res,1990,1(3):211-223.

Optimization of ester production process of aroma-producing yeast by uniform design

CHENG Fu,XIAO Yang,WANG Ting,CAO Wulong,ZHANG Qiuhan,TANG Yishan,WANG Wanneng*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Bio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Using the aroma-producing yeast H1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ester production,including strain growth time,ethanol fermentation time,and ester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time was optimized by uniform design.Besides,mathematical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optimal process was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aroma-producing strain H1 was strain growth time 18 h,ethanol fermentation time 74 h,and ester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time 20 h.Under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process,the total ester and ethyl acetate content i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ere 2.46 g/L and 2.16 g/L,respectively.Optimizing the ester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aroma-producing yeas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Baijiu(Chinese liquor).

Key words:ethanol production fermentation;uniform design;model analysis;process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61

文章编号:0254-5071(2020)12-0091-04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0.12.018

引文格式:成福,肖洋,王婷,等.均匀设计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发酵工艺[J].中国酿造,2020,39(12):91-94.

收稿日期:2020-06-06

修回日期:2020-07-30

基金项目: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Kjzh11216)

作者简介:成 福(199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通讯作者:王万能(1971-),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代谢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