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管敬喜1,廖秋眉1,黄 羽1,黄江流1,黄 竟1,盘丰平1,杨 莹2*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南宁 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宁 530007)

摘 要:以诺贝尔圆叶葡萄籽为原料,用乙醇提取原花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在温度低于80 ℃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H 4~8范围内该原花色素较稳定;金属离子K+、Na+、Mg2+、Ca2+、Zn2+对原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Cu2+、Fe3+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抗坏血酸对原花色素无明显影响,过氧化氢则显著降低其稳定性;较长时间的光照对其稳定性不利。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圆叶葡萄原花色素对1,1-二苯-1-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有明显的清除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关键词: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抗氧化性

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为葡萄科(Vitaceae)圆叶葡萄亚属,起源于美国东南部地区[1]。圆叶葡萄引种至我国,已在广西、浙江、成都[2-3]等地栽植成功,且可实现一年两熟。圆叶葡萄品种颜色有绿色、铜色、红色、黑色等,果实具有特殊的芳香和风味,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酒、果汁、果脯、果酱等[4]。圆叶葡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消炎、抗癌等功效[5-7],这些都得益于其含有的多种酚类物质。圆叶葡萄的果皮和种子中含有大量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其多聚体,还含有鞣花酸、没食子酸、山柰酚、槲皮素等[8]

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PA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由儿茶素、表儿茶素单体和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聚合体组成[9],能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10]。葡萄籽中的原花色素,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11]。葡萄籽中所含多酚类物质占整个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60%左右,葡萄籽中酚类物质原花色素含量高达90%以上,因此提取原花色素的最好原料为葡萄籽[12]

本研究对诺贝尔(Noble)圆叶葡萄籽所提取的原花色素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圆叶葡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圆叶葡萄籽:取自发酵后的诺贝尔(Noble)圆叶葡萄皮渣中,葡萄产地为广西都安县。

原花青素标准品(葡萄籽提取物,含原花色素95%):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二苯-1-苦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hydrazy1,DPPH)(分析纯):美国Sigma公司;硫酸亚铁、三氯化铁、香草醛、抗坏血酸(均为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铁氰化钾(分析纯):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氯乙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石油醚、过氧化氢(均为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浓盐酸(分析纯):廉江市爱廉化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甲醇(均为分析纯):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水杨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均为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UV-18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H-S4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金怡医疗仪器厂;FA2004N分析天平:上海明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G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雷磁pH-3C酸度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圆叶葡萄籽中原花色素提取

把葡萄籽粉碎后,加一定量的石油醚浸泡脱脂,干燥。以料液比1∶20(g∶mL)加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溶液超声波浸提20 min后,50 ℃水浴80 min,得到原花色素提取液,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置于4 ℃条件下保存备用[13-14]

1.3.2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的光谱特性

取一定量的原花色素提取液,用UV-18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50~700 nm范围内测定其吸光度值,绘制特征吸收光谱。

1.3.3 原花色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香草醛-盐酸法[15]:准确称取原花青素标准品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6 mg/mL的对照品标准溶液,分别取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定容至10 mL。各取1.00 mL(另取1.00 mL甲醇液为空白液)于比色管中,分别加入5.00 mL显色剂,摇匀后在30 ℃避光水浴30 min,然后测定A500nm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0.773 3x+0.007 2(其中y为吸光度值,x为原花色素质量浓度,R2=0.999 1)。

1.3.4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温度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量取一定的原花色素提取液,分别于20 ℃、40 ℃、60 ℃、80 ℃、95 ℃条件下避光保温,每隔0.5 h取样冷却后,测定其吸光度值。

pH值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量取一定的原花色素提取液,配制成pH值3.0、4.0、5.0、6.0、7.0、8.0、9.0的溶液,混匀后室温避光放置4 h、8 h、12 h、24 h、48 h后,测其吸光度值。

金属离子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量取一定的原花色素提取液,分别加入浓度相等的K+、Na+、Mg2+、Ca2+、Zn2+、Cu2+、Fe3+溶液,混匀后室温避光放置,设对照,按2 h、24 h、48 h取样测定其吸光度值。

还原剂、氧化剂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量取一定的原花色素提取液,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1%、0.5%、1.0%的抗坏血酸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后室温避光放置,设对照,每天取样测定其吸光度值。

光照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量取一定的原花色素提取液,置于室内避光、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每5天取样测定其吸光度值。

1.3.5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测定[16]:取不同浓度样品各0.2 mL倒入试管,加入3.8 mL质量浓度为80 mg/L DPPH·的无水乙醇溶液,摇匀,室温条件下黑暗处放置30 min,于波长517 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值Ai;另取不同浓度样品各0.1 mL倒入试管,加入3.9 mL无水乙醇,于波长517 nm处分别测定参比吸光度值Ab;再取0.1 mL无水乙醇,加入3.9 mL 80 mg/L的DPPH·无水乙醇溶液,于波长517 nm处测定空白吸光度值A0,计算DPPH·清除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测定[16]:取不同浓度样品各2 mL倒入试管,加入2 mL 6 mmol/L FeSO4溶液,再加入6 mmol/LH2O2溶液,摇匀,静置10 min后,加入2 mL 6 mmol/L水杨酸溶液,摇匀,静置30 min。于波长510 nm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值Ai;另用蒸馏水代替水杨酸溶液重复上述试验,测得参比吸光度值Ab;另用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重复上述试验,测得空白吸光度值A0,计算·OH清除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17]:将5 mL原花色素溶液、1 mL、pH 6.6、0.2 mol/L的磷酸钠缓冲液和1.0 mL 1%的铁氰化钾混匀,于50 ℃水浴反应20 min后急速冷却。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0 mL 10%的三氯乙酸溶液,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0 mL。在上清液中加入2.0 mL蒸馏水及0.5 mL 0.1%三氯化铁溶液,混匀,10 min后于波长70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越高说明样品的还原能力越强。

1.3.6 数据处理

采用Office 2010统计和处理各数据,试验重复3次,采用Origin 8.5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的光谱特性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在波长350~700 nm之间有一最大吸收峰,该峰峰值在波长500 nm处,因此选定500 nm作为最佳吸收波长。

2.2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2.2.1 温度对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1 温度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din

由图1可知,温度为20 ℃、40 ℃、60 ℃时,原花色素溶液吸光度值随时间的延长,无显著变化。温度为80 ℃时,其原花色素溶液吸光度值相较于20 ℃、40 ℃、60 ℃缓慢升高,但增幅不大。在95 ℃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原花色素溶液吸光度值则显著上升,颜色由橘黄色变为褐色,吸光度值明显变大。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条件下葡萄籽原花色素受热分解为其他物质所致[18]。由此可说明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在温度低于80 ℃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更适合于低温条件下保存和应用。

2.2.2 pH值对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2 pH值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pH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din

由图2可知,不同pH对原花色素的影响差异较大,特别是pH≤3、pH≥9时,原花色素溶液吸光度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变小,而当pH为4~8时,原花色素溶液吸光度值下降不明显,稳定性较好。由此可见,酸性或碱性过强都会破坏原花色素的结构,在弱酸、弱碱性(pH4~8)条件下其相对比较稳定。

2.2.3 金属离子对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3 金属离子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metal ions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din

由图3可知,在含有K+、Na+、Mg2+、Ca2+、Zn2+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原花色素的吸光度值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变化相似,对原花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而当原花色素遇Cu2+时,溶液颜色立刻转变为棕绿色,吸光度值明显减小;加入Fe3+后溶液颜色立刻转为绿褐色,并带有轻微浑浊现象,吸光度值减小,常温放置24 h后有絮状沉淀产生。由此可以看出Cu2+、Fe3+对原花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2.2.4 还原剂、氧化剂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4 抗坏血酸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din

由图4可知,与对照相比,抗坏血酸对原花色素的影响不明显。0.1%抗坏血酸对原花色素几乎无影响,而0.5%和1%抗坏血酸随着时间的延长,引起原花色素溶液吸光度值小幅下降。因此,还原剂抗坏血酸对圆叶葡萄籽中原花色素无明显的破坏作用。

由图5可知,与对照相比,0.1%与0.5%过氧化氢溶液对原花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而1.0%过氧化氢溶液对原花色素影响较大,吸光度值明显下降,表明氧化剂浓度越高,对原花色素溶液破坏越大。

图5 过氧化氢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din

2.2.5 光照对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6 光照对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Fig.6 Effect of light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din

由图6可知,在室温条件下,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易受光照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原花色素的吸光度值逐渐下降。避光条件下原花色素的稳定性明显较好,其降解速度较慢,在使用和保存时应该避光处理。

2.3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3.1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对DPPH·的清除作用

原花色素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使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19]

图7 原花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Fig.7 Scavenging effect of proanthocyandin on DPPH free radical

由图7可知,当原花色素溶液质量浓度在0.01~0.1mg/mL范围内,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对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随着原花色素质量浓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并且在原花色素用量很低的情况下,清除率仍可高达90%以上,由此得出,葡萄籽原花色素具备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2.3.2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对·OH的清除作用

H2O2与Fe2+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能与水杨酸产生有色物质,可由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来评价原花色素物质抗氧化活性的高低[20]

图8 原花色素对·OH的清除作用
Fig.8 Scavenging effect of proanthocyandin on hydroxyl radical

由图8可知,在选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原花色素溶液对羟基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清除效果与原花色素溶液的添加量呈正相关。当原花色素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其清除率达到59.12%。葡萄籽原花色素具备一定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

2.3.3 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的铁离子还原能力

图9 原花色素的铁离子还原能力
Fig.9 Iron reducing power of proanthocyandin

由图9可知,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当质量浓度<0.08 mg/mL时,随质量浓度增加,吸光度值增加幅度明显,原花色素还原力逐渐增强,还原能力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当质量浓度>0.08 mg/mL时,随质量浓度增大,吸光度值变化趋缓,原花色素还原能力增加缓慢。

3 结论

通过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光照五个因素对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在温度低于80 ℃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H 4~8范围内该原花色素较稳定;金属离子K+、Na+、Mg2+、Ca2+、Zn2+对原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Cu2+、Fe3+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抗坏血酸对原花色素无明显影响,过氧化氢则显著降低其稳定性;较长时间的光照对其稳定性不利。抗氧化试验表明,圆叶葡萄原花色素对DPPH·、·OH有明显的清除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综上,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的加工储藏过程中应在避光、低温、弱酸环境中进行,并应避免与氧化剂及铁、铜器皿的接触。

参考文献:

[1]魏征,赵雅娇,黄羽,等.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圆叶葡萄鞣花酸和总酚工艺[J].食品科学,2015,36(12):29-35.

[2]李涛,陆文科,杨培丽,等.4 个圆叶葡萄品种在桂中地区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8(6):32-33.

[3]王秀,梁东,王进,等.美国圆叶葡萄在成都地区的避雨栽培表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7(6):45-47.

[4]郭泽西,管敬喜,黄竟,等.不同圆叶葡萄品种产期调节技术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20,49(3):112-114.

[5]魏征,郭文峰,黄羽,等.圆叶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多酚积累特性[J].食品科学,2018,39(4):154-164.

[6]XU C,YAGIZ Y,HSU W,et al.Antioxidant,antibacterial and antibiofilm properties of polyphenols from muscadine grape(Vitis rotundifolia Michx.)pomace against selected foodborne pathogens[J].J Agr Food Chem,2014,62(28):6640-6649.

[7]BURTON L J,RIVERA M,HAWSAWI O,et al.Muscadine grape skin extract induces an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ediated autophagy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a TMT-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J].PloS One,2016,11(10):e0164115.

[8]PARK M K,OH J H.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muscadine grape extracts[J].J Korean Soc Food Sci Nutrn,2015,22(1):12-18.

[9]朱学伸,赵文,林淑鑫,等.黑豆种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和纯化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8,34(1):154-160.

[10]张慧文,张玉,马超美.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5):296-304.

[11]金华,刘志刚,曾晓丹,等.超声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4,39(4):102-107.

[12]张兵兵.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精制及性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13]苏芳,顾明广,冯献起.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工艺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5,34(12):113-116.

[14]陈晓景,蔺志平,王春丹.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超声提取条件优化研究[J].科学大众,2017(4):186-187.

[15]焦天慧,芦宇,叶琳琳,等.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树莓籽中原花青素及其抗紫外活性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2019,19(6):98-105.

[16]陈月英,王彦平,孙瑞琳,等.葡萄皮渣原花青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6(11):123-126.

[17]徐洁.酿酒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和抗氧化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18]王文君,邓镇涛,向灿辉,等.紫番薯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2,33(6):105-109.

[19]赵丹,曾新安,徐中岳.不同聚合度葡萄皮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4):104-107.

[20]赵旭彤.蓝莓加工废弃物中花青素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Stabil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roanthocyanidin in muscadine seed

GUAN Jingxi1,LIAO Qiumei1,HUANG Yu1,HUANG Jiangliu1,HUANG Jing1,PAN Fengping1,YANG Ying2*
(1.Viticulture and Win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Nanning,530007,China;2.Institute of Agro-Food Science&Technology,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Taking Noble muscadine seed as material,the proanthocyanidin was extracted by ethanol,and its stabil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anthocyanidin of muscadine seed had good stability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lower than 80 ℃,and the proanthocyanidin wa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pH range of 4-8.Metal ions K+,Na+,Mg2+,Ca2+and Zn2+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idin,while Cu2+and Fe3+had significant destructive effect.Ascorbic aci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anthocyanidin,but hydrogen peroxid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ts stability.The results of antioxidant tests showed that proanthocyanidin of muscadine seed had significant scavenging effect on DPPH free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and had certain reducing ability.

Key words:muscadine seed;proanthocyanidin;stability;antioxidant activity

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章编号:0254-5071(2020)12-0069-05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0.12.014

引文格式:管敬喜,廖秋眉,黄羽,等.圆叶葡萄籽原花色素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中国酿造,2020,39(12):69-73.

收稿日期:2020-06-18

修回日期:2020-07-27

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38);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8YT3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GXNSFAA185047);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9254007)

作者简介:管敬喜(1981-),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葡萄酒酿造技术。

*通讯作者:杨 莹(198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葡萄酒与葡萄酒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