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我国独有的酒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地位[1]。房县,古称房陵,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是全国著名的“黄酒之乡”。房县黄酒作为我国甜黄酒的代表,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黄酒文化起源地”冠名等殊荣[2],其酿造技艺获得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目前,房县拥有糯稻种植基地面积3 300 hm2,传统手工制曲作坊100余家,黄酒生产企业达19家,黄酒专业合作社5家,黄酒专业酿造作坊3 000余户,黄酒扶贫车间9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房县黄酒产业不仅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还成为了产业扶贫的新样本[3]。近年来,房县黄酒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产品创新不够、市场拓展不广、产业发展不快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推动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刻不容缓。
SWOT分析模型是一种行业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行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广泛应用于产业发展研究[4]。杨茜媛[5]通过基于SWOT的黄酒企业营销战略分析模型对企业的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钱峰[6]利用SWOT分析法对绍兴黄酒品牌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目前,鲜见关于SWOT分析黄酒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报道。
该文利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房县黄酒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从优势-机遇(SO)、劣势-机遇(WO)、优势-威胁(ST)、劣势-威胁(WT)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房县黄酒产发展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1.1.1 产业政策不断完善自2015年至2023年,房县黄酒全产业链的年产值从2.1亿元增长到32.1亿元,2023年房县黄酒产量达8.5万t。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酒产业发展,针对房县黄酒产业发展现状,相继发布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成立十堰市黄酒产业链工作专班的通知》、《十堰市黄酒产业链工作专班2021年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传达了十堰市委、市政府对房县黄酒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并把黄酒纳入十堰市六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由市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每年配套1 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房县县委、县政府相应制定了黄酒产业链扶持政策,发布了“黄六条”产业政策,成立业内首个“黄酒局”(2017年2月成立房县黄酒发展中心),设立湖北省黄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7],建设中国黄酒民俗村[8],成立黄酒合作社,实现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叠加国家和地方一揽子减税降费纾困政策[9],产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房县黄酒独特的风味来自于其独特的环境及酿造工艺。房县先后荣获“小粬黄酒之乡”[10]、“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房县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区上游,境内1 628条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每年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以上348 d,境内五处热矿泉自然露头于世界著名的“青峰大断裂带”上,来自4 000 m以下地质断层,富含氡、锶等20余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日流量1.5万t,常年水温保持在37.7 ℃,被誉为“中华泉水之冠”[11]。以房县为重点的秦巴生态功能区,被誉为中国的“生态心脏”,所生产的糯稻是酿造黄酒的良好原料。房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酿酒历史,为房县黄酒酿造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菌群[12]。房县拥有优质的气候环境、水源、糯稻及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构成了房县黄酒的独特风味,为酿造高品质房县黄酒提供了保障。
传统房县黄酒经过蒸煮、摊凉、糖化发酵、过滤等工艺酿造而成。房县黄酒为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发酵方式,使用含有野生蓼草的加药小曲,发酵过程中不额外添加大曲及酿酒酵母,酒体色白或淡黄,性温和、酒味甘醇、绵长,鲜甜可口[13]。房县黄酒具有区别于绍兴黄酒、代县黄酒等的独特产品特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肽、多酚等营养物质,主要风味物质为β-苯乙醇、乳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乙酸乙酯、正丙醇和丁二酸二乙酯等,具有高β-苯乙醇和低异戊醇的独特优点[13]。
“房县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房县黄酒兴于西周而鼎盛于唐朝,西周时期诗经作者尹吉甫向周宣王献酒,宣王对此酒大行赞美,并御封为“封疆御酒”,此后周宣王将房县黄酒作为最高规格的奖励,封疆土,奖诸侯[14]。到了庐陵王时期,“房县黄酒”进入鼎盛时期,被流放到房县的唐朝太子对房县的黄酒痴迷成瘾,餐餐不离其口,并把带来的工匠对“房县黄酒”不断改善,日久竟有了“思饮黄酒三小杯,不辞长做房陵人”的情怀[15]。孙宝国[16]主编的《国酒》一书,将房县黄酒作为我国6大黄酒产区之一,2023年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委员会向房县颁发“中国黄酒文化起源地”证书[17],为“房县黄酒”走出深巷,走进文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4年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房县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并批准房县黄酒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房县黄酒荣获第二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金奖[18],2023年房县黄酒获得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19]。2019年十堰市黄酒龙头企业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房县庐陵王黄酒成功入选“2019中国黄酒十大品牌”[20]。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其中“房县黄酒”品牌强度799,品牌价值13.28亿元[21]。然而,房县黄酒的销售能力与其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内涵仍不匹配,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房县黄酒品牌荣誉,生产经营主体需要了解自己的品牌形象、产品特点和市场定位,加大营销投入,通过品牌荣誉提升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信任,以品牌建设赋能房县黄酒高质量发展。
“房县黄酒”酿造用小曲,高度依赖本地仅有的2家制曲厂,制曲工艺相对传统,酒曲产品稳定性低,尚未达到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影响后端黄酒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有房县黄酒生产企业19家,但省级龙头企业仅有2家[22],工业化生产的黄酒仅占总产量30%左右,虽然建成了土城黄酒村、三海黄酒小镇为代表的三产融合示范村(镇),但是仍是手工酿酒作坊生产为主,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三产融合度仍然不高,文旅品牌尚未与黄酒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强势互动、融合发展。
“房县黄酒”以其高品质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市场份额虽逐年稳步增长,但采用互联网经济和数字供应链等信息化手段拓展市场的应用较少,发展速率受限,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升,销售网络布局尚未打破区域掣肘。黄酒产业区域性消费特征明显,以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产区为代表,面向不同消费群体,产品风格各异,除绍兴黄酒外,均以满足本地消费需求为主,所以外部市场扩展略显乏力。目前,全国黄酒市场发展进入调整期,头部企业业绩增长陷入瓶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规上黄酒生产企业数量在逐步下降,2022年纳入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上黄酒生产企业仅有90家,其中13家处于亏损状态,规上黄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01.63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66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达0.58亿元,2023年1-3月规上黄酒企业亏损24.69%,累计完成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1.3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8.12%,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0.09%[23-24]。房县黄酒也同样面临以上困境。同时,黄酒市场经营主体对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等方面把握不精准、路径不清晰、整合不深入、标准不明。“小作坊”培育“大特色”,“小产业”孵化“大品牌”,亟待破题。
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十堰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五届房县诗经黄酒文化旅游节,发布了以“房县黄酒”为题材的院线电影《青山秀水间》[25],与中国中央电视台2(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2,CCTV2)、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拍摄多部“房县黄酒”宣传片,有力展现“房县黄酒”深厚底蕴和优质内涵品牌。然而,产业整体规划起步较晚,同绍兴黄酒产业规模存在一定差距,“房县黄酒”品牌价值尚未能充分转化为市场价值;市场主体各自为阵,多以自媒体、市媒体宣传为主,缺少走出十堰、逐梦世界的魄力和勇气;消费者分类宣传力度不够,广告素材文案乏味、投放方式简单、媒介吸引力较弱、氛围营造枯燥,导致品牌缺乏知名度。房县黄酒品牌内涵挖掘不够,未能与诗经文化、帝王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深度融合,急需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一体化发展。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对于汽车、房地产、餐饮、文旅等方面提出了二十条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26],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复苏。居民消费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27],新的消费趋势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体验,健康消费、数字消费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这为房县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28]。数字经济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了解消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同时数字经济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提升企业效率和灵活性。数字经济的崛起和普及,将直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和企业的运营模式,为房县黄酒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2023年中秋、国庆国内游人数达到8.2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 534.3亿元,同比增长71.3%和129.5%,较2019年分别增长4.1%和1.5%[29],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休闲方式的新宠,黄酒产业便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诗经文化、帝王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合为房县黄酒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通过黄酒文化旅游、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实景体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历史文化场景展示、诗经黄酒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游客们在品味黄酒的同时,也可以体验一段跨越时空的美学范式。
在酒类市场上,房县黄酒受到白酒、啤酒、葡萄酒的多重冲击,要想破局而出,仍需要做强自身鲜明特色,争取年轻人群、快消品市场。面临当下黄酒行业调整期,房县黄酒产业正面临销售市场局限、营销策略不足、产品缺少创新等困境,但仍有政策措施灵活、群众基础牢靠、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房县黄酒的发展虽然面临着较好的机遇,但也同样面临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生产房县黄酒的大型黄酒生产企业相对较少,目前仍以酿酒小作坊生产为主,且部分生产经营主体的设施设备简陋,个别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兑水和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手段降低酿造成本,产品真假难辨,同类产品质量鱼龙混杂,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此外,黄酒酿造企业普遍缺乏黄酒检测检验及酿酒专业人员,导致十堰市黄酒的品质良莠不齐,生产上缺少技术标准指导,市场上缺少统一标准规范,无法实现黄酒质量的标准统一,这不仅影响了房县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削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与忠诚。
利用优越的资源环境、历史文化底蕴优势,推进诗经文化、流放文化与房县黄酒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依托武当山、神农架等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在现有西关印象和庐陵王酒庄工业旅游景区以及土城、三海黄酒文化特色小镇(村)的基础上,由旅游部门组织力量整合文旅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精品线路,借助房县黄酒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推动房县黄酒文化旅游。如开发房县黄酒休闲文化体验专线,让游客亲自体验房县传统酿酒的过程,打造诗经黄酒主题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让游客品味诗酒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体验。培养消费者消费习惯,形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进一步激活房县黄酒消费市场。
房县黄酒应跟上信息潮流和数字经济的步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生产、流通和营销,注重市场的开拓和培育,构建系统的线上线下销售并存的多样化销售平台,拓宽黄酒生产经营主体的销售渠道;在建立价格预警系统、市场信息发布平台的同时,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有效组织生产和调控市场,以保证价格稳定,确保产业的经济效益,开创新的黄酒商业模式和消费体验。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房县黄酒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黄酒生产经营主体可通过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推荐,让消费者更快、更准地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黄酒产品和服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黏性和忠诚度[30],从而促进消费升级。
因地施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线上销售渠道培育。一方面加大对黄酒酿造小作坊生产设施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科学规划酿酒设施设备的布局及改造升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黄酒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组建专业酿酒服务团队,制定房县黄酒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酿酒工艺,提高技术指导水平,确保酿酒经营主体在各个环节能获得及时、有效的科学指导,因地制宜调整酒曲使用及酿造工艺,合理调整酿造时间和灭菌工艺,保证酿酒成功率,提升房县黄酒整理品质。应对符合“房县黄酒”企业(作坊)地标、集体商标使用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授权,并集中开展“房县黄酒”商标及品牌授权维权打假行动,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拒绝授予使用“房县黄酒”公共品牌的资格,确保房县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按照“龙头企业领跑,小微企业做强,手工作坊升级”的思路,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对酿酒作坊进行设施化、标准化改造,积极培育酿酒企业,在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酿酒工艺相结合,驱动创新发展、拓展黄酒市场、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房县黄酒产业工业化比重。继续打造土城、三海黄酒小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通过对房县黄酒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产业发展可基于“优势-机遇”的对策:房县黄酒产业与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基于“劣势-机遇”的对策: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房县黄酒高质量发展;基于“优势-威胁”的对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黄酒生产标准,提升房县黄酒品质,增强生产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基于“劣势-威胁”的对策:精细化培育市场主体,降低竞争压力。为上述对策的实现,政企要合力开创房县黄酒产业发展新局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房县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1]余有贵,刘屏亚,金城,等.“湘派”现代黄酒的生产技术[J].中国酿造,2011(6):176-179.
[2]徐锦凤,代新成,姜照辉.黄酒,房县的“甜蜜”事业[J].湖北政协,2019(6):46-47.
[3]央视网.[聚焦三农]小作坊如何成为脱贫大产业[EB/OL].https://tv.cctv.com/2019/07/31/VIDEDLyiqjIHH5JgTYp2DvZs190731.shtml.
[4]黄晓斌,江秀佳.SWOT战略分析模型的动态改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7):78-81.
[5]杨茜媛.基于SWOT的黄酒企业营销战略分析模型[J].酿酒科技,2021(2):123-127.
[6]钱峰.基于SWOT分析法的“越酒行天下”绍兴黄酒品牌传播对策[J].中国酒,2020(12):60-62.
[7]十堰日报.湖北省黄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批设立[EB/OL].http://syrb.10yan.com/html/20230719/170457.html?btwaf=61764793.
[8]秦楚网.航拍房县“中国黄酒民俗村”家家飘香[EB/OL].http://www.10yan.com/2017/0816/477349.shtml.
[9]秦楚网.找准发力点助企稳发展——房县“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交出高分答卷[EB/OL].http://www.10yan.com/2022/0901/789209.shtml.
[10]秦诗宇,朱静,余赵洁,等.乡村振兴视角下十堰市黄酒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21,15(32):168-170.
[11]房县人民政府网.河流与湖泊[EB/OL].http://www.fangxian.gov.cn/fyfx/fxgk/zrzy/202308/t20230816_4294634.shtml,2017-06-30.
[12]陈程.房县黄酒[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9:12.
[13]朱正军,万端极,卢扬成,等.传统房县黄酒酿造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8,37(2):95-99.
[14]姬厚祥.湖北房县尹吉甫文化传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15]房县人民政府网.房县黄酒[EB/OL].http://www.fangxian.gov.cn/fyfx/xqtj/mytc/202308/t20230816_4294722.shtml.
[16]孙宝国.国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7.
[17]荆楚网.擦亮“千里房县诗酒远方”金字招牌,湖北十堰房县第五届诗经黄酒文化旅游节开幕[EB/OL].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3-09/26/content_16690952.html.
[18]新华网.第二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召开[EB/OL].http://m.xinhuanet.com/hb/2020-10/25/c_1126652458.htm.
[19]湖北日报.“房县黄酒”荣获中部四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EB/OL].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2030948.html.
[20]房县人民政府网.房县黄酒产业发展添新喜庐陵王黄酒成功入选“2019中国黄酒十大品牌”[EB/OL].http://www.fangxian.gov.cn/xwzx_31730/bmxz_31732/201906/t20190614_1763394.shtml.
[21]湖北日报.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发布房县黄酒品牌价值13.28亿元[EB/OL].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1680071.html.
[22]房县文旅.房县黄酒酿造师:花间一壶酒致富“金钥匙”[EB/O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A1OTQ3MA==&mid=2651904 766&idx=2&sn=377e59a7df084b73d1fc707949e874e3&chksm=85543 89a53fe40c9dc48ed3c2f1a032862d07edf36bc73982b4f622e054b8f89fd 68df9612e1&scene=27.
[23]许雅,周丰婕.新媒体环境下黄酒产业化发展探究[J].酒·饮料技术装备,2023(5):74-79.
[24]刘雪霞.黄酒复兴,向上之路如何走?[N].华夏酒报,2023-11-28(A03).
[25]湖北日报.房县首部黄酒题材院线电影《青山秀水间》预告片发布[EB/OL].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1834868.html.
[26]依绍华.新时期扩大居民消费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8):25-29,50.
[27]李清彬,姚晓明.当前消费恢复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展望[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1):11-16.
[28]华强森,成政珉,王玮,等.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J].科技中国,2017(11):53-66.
[29]刘洁,王若雨菡,陈海波.数字经济新动能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7):136-139,210.
[30]卢铁玲.双循环格局下数字经济驱动消费升级的机制和路径[J].商场现代化,2024(4):19-21.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angxian Huangjiu industry based on SWO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