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肠道菌群或许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李洁 天津安定医院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超过10万亿个细菌,跟人类共同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与人类密不可分,相互依赖。它们不但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能影响宿主的脑功能和行为,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肠道菌群与精神疾病

有的科学家提出将肠道菌群看作一个重要的器官。 肠道菌群可通过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影响大脑,大脑也可以反过来通过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等途径监控和调节肠道菌群,使其顺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微生态的动态平衡,这种调节机制就称之为微生物—肠—脑轴。大脑影响肠道的例子很多,比如生气时就会吃不下饭,兴奋快乐时就会食欲增加。还比如,有的人一紧张就会肚子疼或腹泻,还有民间谚语说“懒驴上磨屎尿多”就是生动的例子。

微生物—肠—脑轴可影响微生物的环境乃至破坏中枢的活动和功能,造成病理性的改变,直接引起精神疾病的发生。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证据,证明肠道菌群和焦虑症、抑郁症、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甚至慢性疲劳等有关系,同时童年精神创伤能使肠道菌群发生永久性的改变。

(二)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发育儿童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差异

孤独症谱系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我国发病率为0.1-0.2%。孤独症患儿出现腹胀、腹泻、便秘及食物过敏的比正常儿童高6倍。有胃肠道症状的患儿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睡眠障碍、烦躁和攻击性行为等。治疗孤独症儿童的胃肠症状,他们的行为和社交症状常常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研究显示,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发育儿童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差异:孤独症患儿杆菌科减少,而拟杆菌科、毛螺菌科等细菌在孤独症患儿比正常儿童明显增高。一项研究表明,肠道罗伊氏乳杆菌下降的小鼠表现出社交行为问题,不愿意跟其它同伴交往。如果把罗伊氏乳杆菌加入到这些小鼠体内,它们就会恢复跟其它小鼠的交往,变得跟对照老鼠没有区别了。结论是这些细菌的确可以导致社交行为问题。 脆弱拟杆菌减低,让小鼠表现得紧张、反社交性并且有肠道疾病症状,向这些小鼠喂食脆弱拟杆菌,竟然也反转了自闭症状!

(三)抑郁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核心症状是与处境不相称的心境低落和兴趣丧失,常常伴有进食紊乱等症状。我国的抑郁障碍发病率在2-3%,所致疾病负担在所有精神神经疾病中最高。抑郁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与正常人存在差异。比利时微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患有抑郁症的参试者的微生物组中缺少两种肠道微生物,即粪球菌和小杆菌,排除年龄、性别或抗抑郁药等因素影响时,这一结果仍然成立。由于肠道微生物构成在不同人群中因生存环境、饮食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荷兰研究人员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发现荷兰人当中的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也缺乏这两种肠道微生物种群,进一步证明了上述两种肠道菌与抑郁症的相关性。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加拿大一个小镇十几年前曾经遭受一场大洪水,粪便细菌污染了当地的水厂,结果小镇有2300人遭受了严重的胃肠道感染,人们发现这些感染者有许多人同时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比大洪水以前多了很多。

(四)脑肠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脑肠轴为双向调节轴,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CNS) 、自主神经系统 (ANS)、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 轴、肠道内神经系统 (ENS) 等结构,各部分功能相互协调。肠道菌群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机制而影响脑肠轴。迷走神经决定了这个脑肠轴的上行下达通路,各类信号主要就是通过这个神经来发挥作用的。

1. 肠-脑调节肠道上皮细胞、肠壁集合淋巴小结、肠道固有层内分泌细胞和嗜铬细胞都可以在肠道菌群的刺激下,产生各种信号分子,比如脑-肠肽、胺类等。例如5-羟色胺,这种调节情绪的主要神经递质,90%竟然是由分布于胃肠粘膜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仅有5%来自大脑。剩下的。可能来自于肠道细菌。50%的多巴胺也是通过肠道产生的。这类物质经过血运上行,可以顺利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系统,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外源性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的特异性受体间接发挥作用。如果合成这些化学物质的细菌比较多,人的精神就会比较愉快和善于社交。反之,如果这些细菌数目减少了,产生的这几种神经递质就会减少,人的情绪随之下降,不爱社交。

2. 脑-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的调节,除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大分支外,还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交感-肾上腺轴等。当我们面对环境刺激时,相应产生各种情绪波动,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情绪。这些情绪刺激大脑情感中枢,对原先肠道发出的信号产生回忆,进而通过下行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胃肠动力、分泌、肠黏膜通透性和信号分子在肠腔内的释放,达到影响肠道菌群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想起一些事,就会吃不下饭,消化不良”的原因。

在这个交互过程中,肠道菌群成为既可以通过分泌物质和直接刺激消化道上皮组织达到最终调节中枢系统的作用;也可以在中枢系统的下行信号传导下,根据肠道内分泌、动力、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个变化也会引发中枢的变化。这是一个循环,肠道菌群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这些研究及结论给我们治疗孤独症、抑郁症等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可以开发出新颖的益生菌,或粪便移植,成为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手段。
发布日期:2019-05-22 浏览: 581